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ō

ㄅㄛ

部首 足

部外 12

總筆畫 19

癹 𨅢 𫏆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E73

左右結構

25121215433451535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hwc

rmnoe

jiyq

62147

拼音 bō

注音 ㄅㄛ

部首 足 部外 12總筆劃 19

基本區 8E73筆順 2512121543345153554

蹳 基本解釋

● 蹳

bō ㄅㄛˉ


  1. 用腳撥開:「漢王急,馬罷,虜在後,常~兩兒棄之。」
【漢典】

蹳 國語辭典

蹳ㄅㄛbō
動
  1. 踢踏、踢落。《集韻·入聲·末韻》:「蹳,足跋物。」《漢書·卷四一·夏侯嬰傳》:「漢王急,馬罷,虜在後,常蹳兩兒棄之。」

【漢典】
【酉集中】【足】 蹳·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蹳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 蹳·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集韻】【韻會】𠀤北末切,音撥。【玉篇】行也。【類篇】足跋物。【前漢·夏侯嬰傳】常蹳兩兒棄之。【註】服虔曰:音撥。

又【集韻】蒲撥切,音跋。義同。

【漢典】
【卷二】【癶】

↳癹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蹳」字頭,请參考「癹」字:)
【卷二】【癶】
《說文解字》

以足蹋夷艸。从癶从殳。《春秋傳》曰:“癹夷蘊崇之。”普活切〖注〗《正字通》:𤼧,俗癹字。𤼯,癹字之譌。文三 重一

《說文解字注》

(癹)㠯足蹋夷艸。周禮夷氏掌殺艸。一作雉氏。从癶从殳。从癶,謂以足蹋夷也。从殳,殺之省也。艸部芟亦从殳。癶亦聲。普活切。十五部。春秋傳曰:癹夷薀祟之。隱六年左傳。今癹作芟,音衫。又班固荅賓戲:夷險發荒。晉灼曰:發,開也。今諸本多作芟。按發亦癹之誤。

【漢典】

蹳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o˥

客家话 [海陆腔] boi3 [台湾四县腔] boi3粤语 but3 but6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曷部 ;王力系统:幫母 月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蹳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癹
𨅢
𫏆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播(bo1)
    2. 钵(bo1)
    3. 袰(bo1)
    4. 碆(bo1)
    5. 鱍(bo1)
    6. 盋(bo1)
    7. 拨(bo1)
    8. 磻(bo1)
    9. 癶(bo1)
    10. 饽(bo1)
    11. 袚(bo1)
    12. 玻(bo1)
同部首
    1. 趼
    2. 䟭
    3. 踑
    4. 䠆
    5. 趿
    6. 跷
    7. 䠕
    8. 跛
    9. 䟵
    10. 䟸
    11. 䠌
    12. 䠊
同筆畫
    1. 騙
    2. 嬹
    3. 䕰
    4. 蹺
    5. 巅
    6. 䌢
    7. 襪
    8. 襧
    9. 㿓
    10. 䟇
    11. 鯳
    12. 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