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
- 拿着,握住。《戰國策•趙策四》:「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
- 掌管;主持。《論衡•骨相》:「君後三歲而入將相,持國秉。」
- 主張;抱有(思想、見解)。《荀子•非十二子》:「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 治理。如:勤儉持家。唐薛稷《臨難不顧徇節寧邦科策•第三道》:「持人之術,地著為本。」
- 奉侍;侍候。《荀子•榮辱》:「父子相傳,以持王公。」
- 守;保持。如:持久;持之以恆。《吕氏春秋•慎大》:「勝非其難者也,持之其難者也。」
- 支持;支撐。《莊子•漁父》:「左手據膝,右手持頤以聽。」
- 扶持;扶助。《文選•張衡〈東京賦〉》:「故函谷擊柝於東,西朝顛覆而莫持。」
- 控制;約束。唐李白《江夏行》:「憶昔嬌小姿,春心亦自持。」
- 挾制;要脅。《史記•酷吏列傳》:「致産数千金,為任俠,持吏長短,出從數十騎。」
- 攜帶。唐韓愈《赴江陵途中》:「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
- 抗衡;對抗。如:爭持不下。《左傳•昭公元年》:「子與子家持之。」
- 圍棋術語。謂黑白雙方相圍,而皆不死不活。《圍棋義例•詮釋》:「持,和也。兩棋相圍,而皆不死不活日持。有兩棋皆無眼者,有兩棋各有刼者,各一眼活者……蓋取其鵡蚌相持之義。」
- 儲備。《墨子•備城門》:「及持沙,毋下千石。」
- 通「恃」。依;憑藉。《韓非子•姦劫弑臣》:「乘舟之安,持檝之利,則可以水絶江河之難。」
- 姓。《萬姓統譜•支韻》:「持,姓。」
英語 sustain, support; hold, grasp
德語 etw. halten (V)
法語 tenir,saisir,soutenir (une opinion),maintenir,diriger,résister
持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手,寺聲。本義:拿着)
(2) 同本義 [hold]
持,握也。——《說文》
持弓矢審固。——《禮記·射義》
有持盈。——《國語·越語》
客持頭往見楚王,王大喜。—— 晉· 幹寶《干將莫邪》
秦王謂 軻曰:「起,取 武陽所持圖。」——《戰國策·燕策》
又如:持仗(手持武器);持斧操斤(拿着斧頭);持筆;持戟
(3) 引申爲掌握;控制 [grasp;control]
悖亂不可以持國。——《呂氏春秋·察 今》
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韓非子·五蠹》
又如:主持(負責掌握或處理);持事(管理事務);持權(掌權)
(4) 保守,保持 [keep]
持久者知止足也。——《後漢書·列女傳》
猶引繩墨以持曲直。——《荀子·正名》
又如:持勢(保持地位、權力);保持(維持原狀);持世(維持世道);持衡;持位(保守地位)
(5) 攙扶;支持;支撐 [support]
及丞相御史所持。——《漢書·劉向傳》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論語》
又如:支持(給以鼓勵或贊助);持載;持扶(扶持)
(6) 守;防守 [guard]。
如:持牢(固守;把穩);持堅(堅守);持備(守備)
(7) 遵循 [follow]。
如:持齋把素(守戒吃素);持備(戒備)
(8) 對抗,不相上下 [oppose;resist]
子與子家持之。——《左傳·昭公元年》。疏:「奕棋謂不能相害爲持。」
又如:僵持(相持不下);持頑(任性)
常用詞組
持 國語辭典
-
拿、握。如:「持槍」、「持筆」。
-
維護、堅守。如:「保持」、「堅持」、「持之以恆」。
-
對抗。如:「僵持」、「相持不下」。
-
支撐。如:「支持」。《莊子·漁父》:「左手據膝,右手持頤以聽。」
-
扶助。如:「相互扶持」。《荀子·解蔽》:「鮑叔、甯戚、隰朋仁知且不蔽,故能持管仲而名利福祿與管仲齊。」
-
主管、治理。如:「主持」、「操持家務」、「勤儉持家」。
持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ʅ˧˥ 唐代读音 *djhiə日语读音 MOTSU MOCHI韩语罗马 CI现代韩语 지越南语 trì
客家话 [梅县腔] chii2 chi2 [宝安腔] ci2 [客语拼音字汇] ci2 [台湾四县腔] cih2 [客英字典] chi2 [陆丰腔] chi3 [东莞腔] ci2 [海陆腔] chi2 [沙头角腔] ci2粤语 ci4潮州话 ti5
近代音 穿母 齊微韻 平聲陽 池小空;中古音 澄母 之韻 平聲 治小韻 直之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咍部 ;王力系统:定母 之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