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
- 乾肉。《周禮•天官•腊人》:「腊人掌乾肉,凡田獸之脯腊膴胖之事。」
- 曬乾;製成乾肉;保持乾燥。唐柳宗元《捕蛇者説》:「然得而腊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瘻、癘,去死肌,殺三蟲。」
- 副詞。①表示程度相當於「極」。《國語•周語下》:「高位寔疾僨,厚味寔腊毒。」②表示時間,相當於「久」。《禮記•郊特牲》「猶明清與醆酒于舊澤之酒也」
- 皮膚皴裂。《靈樞經•寒熱病》:「毛髪焦,鼻槁腊。」
● 腊
(臘)
- 同「臘」。按:今为「臘」的簡化字。
英語 year end sacrifice; dried meat
德語 Dezember im chin. Kalender (S),etwas gepöcketes, geräuchtes (Adj)
法語 viande séchée
腊 詳細解釋
腊 國語辭典
-
「臘 」的異體字。
-
乾肉。《易經·噬嗑卦·六三》:「噬腊肉,遇毒。」《金史·卷八·世宗本紀下》:「遼主聞民間乏食,謂何不食乾腊。」
-
乾裂的皮膚。《山海經·西山經》:「(錢來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羊而馬尾,名曰羬 羊,其脂可以已腊。」
-
製成肉乾。《莊子·外物》:「任公子若得魚,離而腊之。」唐·柳宗元〈捕蛇者說〉:「然得而腊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瘻癘、去死肌、殺三蟲。」
-
極、很。《國語·周語下》:「高位寔疾顛,味厚寔腊毒。」三國吳·韋昭·注:「腊,亟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思積切,音昔。【說文】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周禮•天官】腊人掌乾肉,凡田獸之脯腊。【註】大物解肆乾之,謂之乾肉。薄析曰脯,捶之而施薑桂曰鍛脩。腊,小物全乾者。【易•噬嗑】六三噬腊肉。【疏】腊,是堅剛之肉也。
又久也。【禮•郊特牲•猶明淸與醆酒於舊澤之酒也註】爲其味厚腊毒也。【釋文】腊,音昔。隱義云:腊,久也。久酒有毒。【前漢•五行志】味厚者腊毒。【註】腊,久也。味厚者爲毒久也。
又極也。【鄭語】毒之酋腊者,其殺也滋速。【註】腊,極也。
又亟也。【周語】厚味實腊毒。【註】腊,亟也。
又措也。【釋名】齊人云搏腊,搏腊猶把作,麤貌也。荆州人曰麤麻,韋草,皆同名也。麤,措也,言所以安措之也。
又官名。【周禮•天官•獸人】凡獸入于腊人。
又體皴也。【山海經】錢來之山,有獸焉,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註】治體皴。腊音昔。
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𦠡,籒文从肉。思積切
(昔)乾肉也。周禮腊人:掌乾肉,凡田獸之脯腊膴胖之事。鄭云:大物解肆乾之謂之乾肉,若今涼州烏翅矣。腊,小物全乾者。鄭意大曰乾肉,小曰腊。然官名腊人,則大物亦偁腊也,故許渾言之。从殘肉。謂
𠈌也。象形。日㠯晞之。昨之殘肉,今日晞之,故从日。鄭注腊人云:腊之言夕也。此可證周禮故作昔字,後人改之。㫺者古文,籒文增肉作
𦠪,於義爲短。昔肉必經一夕,故古叚昔爲夕。穀梁經辛卯昔恆星不見,左傳爲一昔之期,列子昔昔夢爲君皆是。又引伸之則叚昔爲昨,又引伸之則以今昔爲今古矣,今古之義盛行而其本義遂廢,凡久謂之昔。周禮:昔酒。鄭云:今之酋久白酒。周語:厚味實腊毒。韋云:腊,亟也。讀若酋昔酒焉。味厚者其毒亟也。韋意久與亟義相成,積之久則發之亟。思積切。古音在五部。與俎同意。爼从半肉,且薦之。㫺从殘肉,日晞之,其作字之恉同也,故曰同意。
(
𦠡)籒文从肉。今隷作腊,專用諸脯腊。
腊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
重定向至「臘」。
楚系簡帛 | 說文 | 隸書 | 楷書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