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xìn

ㄒㄧㄣˋ

部首 肉

部外 7

總筆畫 11

𦢯 𦜓 𤷓 𤴾 㾙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12A

左右結構

351134132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eqdh|erdh

bkkb

qogl

74227

拼音 xìn

注音 ㄒㄧㄣˋ

部首 肉 部外 7總筆劃 11

基本區 812A筆順 35113413252

脪 基本解釋

● 脪

xìn ㄒㄧㄣˋ


  1. 傷口癒合時,新肉略微突出。
  2. 腫起。

英語 erysipelas; sloughing of an ulcer

【漢典】
【未集下】【肉】 脪·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脪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 脪·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集韻】香靳切,音憖。【說文】創肉反出也。一曰㿎脪,熱氣著膚中。【玉篇】腫起也。

又【廣韻】【集韻】𠀤興忍切。

又【集韻】許謹切,音䘆。義𠀤同。

又【廣韻】丑飢切【集韻】抽遲切,𠀤音絺。【廣韻】𦚈脪,牛馬子腸。【集韻】𦚈脪,畜水腸。 【集韻】或作𦜓𤷓㾙𤴾𦢯。

【漢典】
【卷四】【肉】

脪 《說文解字》

【卷四】【肉】
《說文解字》

創肉反出也。从肉希聲。香近切

《說文解字注》

(脪)創肉反出也。今洗冤録所謂皮肉捲凸也。从肉。希聲。香近切。十三部。希聲讀入殷韵。猶斤聲讀入微韵。

【漢典】

脪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in˥˧

客家话 [海陆腔] hi1 hiun3 [客英字典] hiun5 [台湾四县腔] hi1 hiun3粤语 jan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脪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脪」 說文‧肉部「脪」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𦢯
𦜓
𤷓
𤴾
㾙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芯(xin4)
    2. 㭡(xin4)
    3. 信(xin4)
    4. 愖(xin4)
    5. 䎣(xin4)
    6. 舋(xin4)
    7. 䜗(xin4)
    8. 軐(xin4)
    9. 囟(xin4)
    10. 伩(xin4)
    11. 衅(xin4)
    12. 㩪(xin4)
同部首
    1. 膆
    2. 臕
    3. 肕
    4. 肜
    5. 朒
    6. 䏘
    7. 䐉
    8. 㬷
    9. 膇
    10. 胟
    11. 脃
    12. 䏧
同筆畫
    1. 㴉
    2. 䡊
    3. 铣
    4. 萍
    5. 𠋤
    6. 梅
    7. 𠊾
    8. 㸽
    9. 兜
    10. 跄
    11. 猪
    12. 䇣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