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háng

ㄏㄤˊ

部首 糸

部外 6

總筆畫 9

繁體 絎

絎 裄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ED7

左右結構

551332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tfh|xtgs

vmhon

zoi

21121

拼音 háng

注音 ㄏㄤˊ

部首 糸 部外 6總筆劃 9

基本區 7ED7筆順 551332112

標

绗 基本解釋

● 絎

(絎)

háng ㄏㄤˊ


  1. 做棉衣、棉褥等,粗粗縫,使布和棉花連在一起。

英語 baste

德語 verprügeln (V)

【漢典】

绗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絎

絎 háng

名

衣服的緣邊 [hem]

絎,緣也。——《廣雅》

詞性變化


◎ 絎

絎 háng

動

用針線粗縫,把棉絮固定在裏子上,使不致滑動 [sew with long stitches]。如:絎被子;絎棉襖

【漢典】
【未集中】【糸】 絎·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絎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绗」字頭,请參考「絎」字。)
【未集中】【糸】 絎·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廣韻】下更切,行去聲。【博雅】緣也。【玉篇】縫紩也。【廣韻】刺縫。

【漢典】

绗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ɑŋ˧˥

粤语 han6 hong4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绗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絎
裄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迒(hang2)
    2. 行(hang2)
    3. 䲳(hang2)
    4. 苀(hang2)
    5. 魧(hang2)
    6. 蚢(hang2)
    7. 斻(hang2)
    8. 裄(hang2)
    9. 頏(hang2)
    10. 邟(hang2)
    11. 絎(hang2)
    12. 吭(hang2)
同部首
    1. 绸
    2. 缚
    3. 纽
    4. 缭
    5. 绦
    6. 缒
    7. 绍
    8. 纥
    9. 缍
    10. 绡
    11. 缐
    12. 纭
同筆畫
    1. 卽
    2. 㤧
    3. 胆
    4. 䏥
    5. 剌
    6. 𠗌
    7. 㟅
    8. 㑝
    9. 𠊠
    10. 柼
    11. 鳬
    12. 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