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zhuì

ㄓㄨㄟˋ

部首 糸

部外 9

總筆畫 12

繁體 縋

縋 䋘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F12

左右結構

551325151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wnp|xtnp

vmyhr

zmyw

27137

拼音 zhuì

注音 ㄓㄨㄟˋ

部首 糸 部外 9總筆劃 12

基本區 7F12筆順 551325151454

標

缒 基本解釋

● 缒

(縋)

zhuì ㄓㄨㄟˋ


  1. 「縋」的簡化字。

英語 climb down rope; hang by rope

法語 suspendre

【漢典】

缒 詳細解釋

見「縋」。
【漢典】
【未集中】【糸】 縋·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縋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缒」字頭,请參考「縋」字。)
【未集中】【糸】 縋·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廣韻】【集韻】【韻會】𠀤馳僞切,音膇。【正韻】直類切,音隊。【說文】以繩有所懸也。【博雅】縋,繩索也。【左傳·僖三十年】夜縋而出。【註】縋,縣城而下。

【漢典】
【卷十三】【糸】

↳縋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缒」字頭,请參考「縋」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以繩有所縣也。《春秋傳》曰:“夜縋納師。”从糸追聲。持僞切

《說文解字注》

(縋)㠯繩有所縣也。縣者,系也。以繩系物垂之是爲縋。縋之言垂也。玄應引縣下有鎮。春秋傳曰:夜縋納師。見左傳襄十九年。从糸追聲。持僞切。按當持位切。古音在十五部。

【漢典】

缒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uei˥˧

粤语 zeoi6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缒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縋」。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縋」 說文‧糸部「縋」 「缒」「缒」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縋
䋘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畷(zhui4)
    2. 鑆(zhui4)
    3. 錣(zhui4)
    4. 隊(zhui4)
    5. 䋘(zhui4)
    6. 㸚(zhui4)
    7. 赘(zhui4)
    8. 奞(zhui4)
    9. 娷(zhui4)
    10. 醊(zhui4)
    11. 縋(zhui4)
    12. 缀(zhui4)
同部首
    1. 缛
    2. 绕
    3. 绡
    4. 䍀
    5. 经
    6. 细
    7. 纺
    8. 绣
    9. 缫
    10. 绰
    11. 给
    12. 纪
同筆畫
    1. 棧
    2. 閌
    3. 羡
    4. 𠕤
    5. 鈧
    6. 䇳
    7. 琹
    8. 䀿
    9. 㫀
    10. 搔
    11. 曾
    12. 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