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 基本解釋
● 撲
- 擊;打。《書•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
- 拍拭;輕輕擦。唐杜甫《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峽》:「石苔凌几杖,空翠撲肌膚。」
- 指拂拭的用具。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摺:「那好人家將粉撲兒淺淡勻。」
- 向前猛沖;全身伏向。唐韓愈《永貞行》:「蠱蟲羣飛夜撲燈,雄虺毒螫墮股肱。」
- 指煙、氣之類之類直逼(人的感官)。明劉基《賣柑者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
- 滿,遍。《方言》巻三:「撲,盡也。南楚凡物盡生者曰生。」
- 傾覆;倒下。唐韓愈等《納凉聯句》:「危簷不敢憑,朽机懼傾撲。」
- 箠杖。唐韋應物《示從子河南尉班》:「永泰中,余任洛陽丞,以撲扶軍騎。」
- 圍棋術語。投。《圍棋義例•詮釋》:「撲,投也,以我子投彼穴中,使其急救曰撲,所以促其著也。」
- 古代博戲名。宋、元民間盛行,用錢為博具,擲地用字幕定輸贏,叫撲賣。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卷七:「有以一笏撲三十笏者,以至車馬、地宅、歌姬、舞女,皆約以價而撲之。」
- 持。一說為曲簿,蠶具。《淮南子•時則》:「具撲曲筥筐。」
● 撲
- 〔撲桃〕西域地名。《集韻•屋韻》:「撲,撲桃,西域地名。」
英語 pound, beat, strike; attack
法語 se jeter sur,bondir sur,tamponner,consacrer son énergie
撲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撲
動
(1) (形聲。左形,右聲。本義:擊,打)
(2) 同本義 [beat;strike]
撲,挨也。——《說文》
撲,擊也。——《廣雅》
連杖曰撲。——《通俗文》
蔭不祥之木爲雷電所撲。——《淮南子·說林》
吾即撲殺汝。——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撲掌(拍掌。表示驚訝、惋惜);撲作教刑(用板子責打違反禮教的人);撲刑(指教師用戒尺、教鞭之類對學生所作的體罰);撲抶(杖擊,鞭打);撲責(杖擊責罰);撲棗(擊落棗子)
(3) 拂着;拂拭 [whisk or wipe off]
旋見雞伸頸擺撲。——《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撲復(撲擊);撲手(撲擊的招數);撲殄(撲滅);撲剪(撲滅剷除)
(4) 傾倒。通「僕」 [fall]
秦破 韓魏,撲師武。——《史記·周本紀》
朽機懼傾撲。——韓愈《納涼聯句》
又如:撲翻身(跪下後兩手伏地,撲倒身子);撲跌(相撲,摔交);撲破(摔破;摔壞);撲殺(摔死;擊殺)
(5) 直衝 [rush at]。
如:孩子一下子撲到他媽的懷裏去;老虎向山羊撲去
(6) 賭博 [gamble]。
如:撲賣(宋元時小商販推銷用的一種博戲手法,以錢爲賭具)
(7) 盡全力 [devote]。
如:一心撲在集體事業上
(8) 〈方〉∶伏,趴 [bend over]。
如:撲在桌上看地圖
(9) 喻指煙、氣之屬直衝(人的感官) [assail]
剖之,有如煙撲口鼻。——明· 劉基《賣柑者言》
又如:撲面
詞性變化
◎ 撲
名
(1) 某些拍、拭的用具 [puff]。
如:粉撲;毬撲
(2) 棰杖 [rod]
永泰中,餘任 洛陽丞,以撲抶軍騎。—— 唐· 韋應物《示從子河南尉班》
常用詞組
撲 國語辭典
-
擊打。《淮南子·說林》:「蔭不祥之木,為雷電所撲。」
-
輕拂。唐·岑參〈韋員外家花樹歌〉:「朝回花底恆會客,花撲玉缸春酒香。」
-
(翅膀)在空氣中連續拍擊。如:「那蜻蜓在窗戶上猛撲著翅膀。」
-
拍除。《老殘遊記·第八回》:「跟隨人替他把身上雪撲了又撲,然後把驢子牽來,重復騎上,慢慢的行。」
-
向前猛衝。如:「飛蛾撲火」、「撲地而滅」。《水滸傳·第二三回》:「那大蟲咆哮性發起來,翻身又只一撲,撲將來。」
-
捕捉。唐·杜牧〈秋夕〉詩:「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
塗敷、附著。如:「撲粉」、「撲在面上」。
-
偷。《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這郭大郎因在東京不如意,曾撲了潘八娘子釵子。」
-
以錢擲地賭輸贏。《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臣君會》:「昨夜迫劃得幾文錢,買這魚來撲,指望贏個錢去養老娘。」
-
輕拍或拂拭的工具。如:「粉撲」、「毯撲」。
-
刑杖。《後漢書·卷六一·左雄傳》:「孝明皇帝始有撲罰,皆非古典。」
-
圍棋術語。一種圍棋的犧牲打,故意奉送對方一子或兩子,藉以提回遠較此數為多的敵子的手段。
撲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ʰu˥ 唐代读音 puk日语读音 UTSU韩语罗马 PAK POK现代韩语 박越南语 vục
客家话 [梅县腔] pok7 [海陆腔] puk7 pu1 pok7 [客英字典] pok7 puk7 [陆丰腔] pok7 [客语拼音字汇] pog5 [宝安腔] pok7 puk7 [沙头角腔] puk8 [台湾四县腔] puk7 pu1 pok7粤语 pok3
近代音 滂母 魚模韻 入聲作上聲 暴小空;中古音 滂母 屋韻 入聲 扑小韻 普木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滂母 屋部 ;王力系统:滂母 屋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