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pū
pù
ㄆㄨ
ㄆㄨˋ
部首 疒
部外 7
總筆畫 12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5E1
41341125112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gey|usi
kijb
tfb
00127
拼音 pū pù
注音 ㄆㄨ ㄆㄨˋ
部首 疒 部外 7總筆劃 12
基本區 75E1筆順 413411251124
● 痡
pū ㄆㄨ(又讀fū ㄈㄨ)《廣韻》普胡切,平模滂。又芳無切。魚部。
bù ㄅㄨˋ《集韻》普故切,去暮滂。
英語 a disease; an ailment
詳細字義
◎ 痡 pū
動
(1) (形聲。從疒( chuáng),甫聲。本義:過度疲勞;疲倦)
(2) 同本義 [tire]
痡痡,病也。——《說文》
我僕痡矣。——《詩·周南·卷耳》
毒痡四海。——《僞泰誓》
痡,人疲不能行之病。——《爾雅·釋詁》孫注
(3) 危害,爲害 [harm;damage]。如:痡毒(猶毒害)
疲病。《詩經·周南·卷耳》:「我馬瘏矣,我僕痡矣,云何吁矣。」唐·李華〈弔古戰場文〉:「漢傾天下,財殫力痡。」
【唐韻】普胡切【集韻】【韻會】【正韻】滂模切,𠀤音鋪。【說文】病也。【書·泰誓】毒痡四海。【傳】痡,病也。【詩·周南】我僕痡矣。
又【廣韻】芳無切【集韻】奔模切,𠀤音敷。
又【集韻】奉甫切,音父。義𠀤同。
又【集韻】普故切,音悑。痞病。
病也。从疒甫聲。《詩》曰:“我僕痡矣。”普胡切
(痡)病也。釋詁、毛傳同。从𤕫甫聲。普胡切。五部。詩曰:我僕痡矣。周南卷耳文。
国际音标 pʰu˥; pʰu˥˧ 日语读音 YAMU
客家话 [海陆腔] pu2 [客英字典] pu2 pu1 pu3 [台湾四县腔] pu2 [梅县腔] pu3 pu1粤语 fu1 pou1
近代音 中古音 敷母 虞韻 平聲 敷小韻 芳無切 三等 合口;滂母 模韻 平聲 𥠵小韻 普胡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滂母 模部 ;王力系统:滂母 魚部 ;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