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hé

ㄓㄜˊ

部首 心

部外 7

總筆畫 11

哲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08A

上下結構

12133124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rnu

qlp

dpwz

52332

拼音 zhé

注音 ㄓㄜˊ

部首 心 部外 7總筆劃 11

基本區 608A筆順 12133124544

悊 基本解釋

● 悊

zhé ㄓㄜˊ


  1. 敬重:「度周遊魯,魯侯召而~之。」
  2. 同「哲」:「視之不明,是謂不~。」
  3. 同「折」,制。

英語 wise. to know intuitively

【漢典】
【卯集上】【心】 悊·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悊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 悊·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集韻】哲,古作悊。【前漢·𠛬法志】聖人旣躬,明悊之性。【五行志】視之不明,是謂不悊。【韋孟·在鄒詩】赫赫天子,明悊且仁。

又【漢書】引臯陶謨,知人則哲,亦作則,悊。蓋大篆从心,小篆从口。今文多作哲,隷用小篆也。

【漢典】
【卷十】【心】

悊 《說文解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敬也。从心折聲。陟列切

《說文解字注》

(哲)知也。釋言曰。哲、智也。方言曰。哲、知也。古智知通用。从口。㪿聲。按凡从折之字皆當作斤𣃔艸。各本篆文皆作手旁。用𣜩改篆也。今悉正之。陟列切。十五部。


(悊)哲或从心。韵會引說文古以此爲哲字。按心部云。悊、敬也。疑敬是本義。以爲哲是假借。


(嚞)古文哲。从三吉。或省之作喆。

(悊)敬也。口部哲下曰。知也。悊與哲義殊。口部云。哲或从心作悊。葢淺人妄增之。因古書聖哲字或从心而合之也。从心。㪿聲。陟列切。十五部。

【漢典】

悊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ɤ˧˥ 日语读音 UYAMAU

客家话 [客英字典] zhet7 [海陆腔] zhat7 [台湾四县腔] zat7粤语 zit3

近代音 中古音 知母 薛韻 入聲 哲小韻 陟列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曷部 ;王力系统:端母 月部 ;

官话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悊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悊」 說文‧心部「悊」
金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哲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䓆(zhe2)
    2. 䐲(zhe2)
    3. 㭙(zhe2)
    4. 蜇(zhe2)
    5. 砓(zhe2)
    6. 慹(zhe2)
    7. 歽(zhe2)
    8. 啠(zhe2)
    9. 蛰(zhe2)
    10. 袩(zhe2)
    11. 讋(zhe2)
    12. 粍(zhe2)
同部首
    1. 憊
    2. 怎
    3. 怸
    4. 恖
    5. 㦄
    6. 憼
    7. 愈
    8. 㤲
    9. 㥣
    10. 慰
    11. 惌
    12. 懿
同筆畫
    1. 軠
    2. 鄇
    3. 菍
    4. 䍆
    5. 㭭
    6. 𠒝
    7. 㑲
    8. 淅
    9. 鸷
    10. 做
    11. 晦
    12. 郿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