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怯
- 膽小;畏縮。《荀子•宥坐》:「勇力撫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
- 害怕,畏懼。《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曩者志入而已,今則怯也。」
- 士氣;俗氣。明湯顯祖《紫釵記•回求僕馬》:「客装寒怯,實難壯觀。」
- 捨棄。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官調》卷八:「高聲喝叫:『得鶯鶯便把殘生怯。』」
- 虛弱。《西遊記》第四十一回:「是那般一個瘦怯怯的黃病孩兒,哄了我師父。」
- 中醫學病名。 1.癆病。《古今小説•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這病又是鬱症,又是相思症,也帶些怯症。」 2.陽痿。《本草綱目•人部•人傀》:「五不男:天、犍、漏、怯、變也……怯者,舉而不強,或見敵不興也。」
英語 lacking in courage, afraid
德語 ängstlich, nervös,
法語 timide
怯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形
(1) (形聲。從心,去聲。《說文》:本從犬。本義:膽小,畏縮)
(2) 同本義 [cowardly;timid]怯,多畏也。從犬,去聲。 杜林說,從心或曰劫省聲。——《說文》
持節不恐謂之勇,反勇爲怯。——《賈子道術》
怯者不得獨退。——《孫子·軍事》
五不行,示趙弱且怯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又如:怯怯喬喬(戰戰兢兢);怯殼兒(怯坎兒,怯條子。土氣,沒有見過大世面的人);怯症(膽怯);膽怯(膽小;畏縮);羞怯(羞澀膽怯)
(3) 土氣 [rustic]
怕人說他怯,笑他不開眼。——《負曝閒談》
(4) 虛弱 [weak]
一來我們身小力怯,着甚來由吃挨吃攪。——《京本通俗小說》
詞性變化
動
(1) 害怕;畏懼 [be afraid]
勇士不怯死而滅名。——《史記·魯仲連鄒陽傳》
黃花不怯西風冷,只怕詩人兩鬢霜。——辛棄疾《鷓鴣天》
又如:怯牀(指妓女畏懼接客或男子性能力不足);怯上(怕見地位高的人);怯色(驚慌的表情)
(2) 捨棄 [abandon]
高聲喝叫:「得鶯鶯便把殘生怯。」——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
常用詞組
怯 國語辭典
-
畏縮、害怕。如:「畏怯」、「膽怯」。宋·辛棄疾〈鷓鴣天·翰墨諸君久擅場〉詞:「黃花不怯秋風冷,只怕詩人兩鬢霜。」元·許衡〈滿江紅·河上徘徊〉詞:「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懷先怯。」
-
嬌羞、忸怩。如:「羞怯」、「嬌怯」。
-
虛弱、懦弱。《史記·卷七○·張儀傳》:「秦卒與山東之卒,猶孟賁之與怯夫。」《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一來我們身小力怯,著甚來由吃挨吃攪?」
-
外表或風度不大方、土土的。《兒女英雄傳·第四回》:「那賣水煙的一聽這話,就知道這位爺是個怯公子哥兒,便低了頭出去了。」《負曝閑談·第七回》:「一舉一動,都存一點小心,怕人家說他怯,笑他不開眼。」
-
(一)之讀音。
怯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ɛ˥˧ 唐代读音 *kiæp日语读音 OBIERU OJIRU韩语罗马 KEP现代韩语 겁越南语 khiếp
客家话 [东莞腔] giap7 [梅县腔] kiap7 [台湾四县腔] kiap7 [客语拼音字汇] hiab6 kiab5 [海陆腔] kiap7 [客英字典] hiap7 kiap7 kiok7 [宝安腔] hiap7 kiap7粤语 hip3
近代音 溪母 車遮韻 入聲作上聲 怯小空;中古音 溪母 業韻 入聲 怯小韻 去劫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怗部 ;王力系统:溪母 葉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