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í

ㄉㄧˊ

部首 廴

部外 5

總筆畫 8

迪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EF8

左下包圍結構

25121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mpd

nklw

kiay

15406

拼音 dí

注音 ㄉㄧˊ

部首 廴 部外 5總筆劃 7

基本區 5EF8筆順 2512154

廸 基本解釋

● 廸

dí ㄉㄧˊ


  1. 同「迪」。

英語 enlighten, advance; progress

【漢典】

廸 國語辭典

廸
  1. 「迪 」的異體字。

【漢典】
【酉集下】【辵】 迪·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迪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廸」字頭,请參考「迪」字。)
【酉集下】【辵】 迪·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唐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𠀤音狄。【廣韻】進也,蹈也。【書·臯陶謨】允迪厥德。【註】言信蹈其德也。

又【說文】道也。【書·大禹謨】惠迪吉。【註】言順道則吉也。

又【增韻】啓迪,開導也。【書·太甲】啓迪後人。【註】謂開導子孫也。

又【康誥】矧今民罔迪不適。【註】謂民無導之而不從者。

又至也。【前漢·班固敘傳】漢迪于秦,有革有因。

又由迪,相正也。【揚子·方言】東齊靑、徐閒,相正謂之由迪。

又叶徒沃切,音獨。【詩·大雅】維此良人,弗求弗迪。叶下復毒。【陸雲·餞王太尉詩】惟帝思庸,大典光迪。思媚三靈,誕降天篤。

又叶毒藥切,音鐸。【陸禨·贈馮文羆詩】奕奕馮生,哲問允迪。天保定爾,靡德不鑠。

【漢典】
【卷二】【辵】

↳迪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廸」字頭,请參考「迪」字:)
【卷二】【辵】
《說文解字》

道也。从辵由聲。徒歴切

《說文解字注》

(迪)道也。見釋詁。按道兼道路、引導二訓。方言。由迪正也。迪道曡韵。从辵。由聲。徒歷切。古音在三部。

【漢典】

廸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i˧˥ 日语读音 MICHI

客家话 [客英字典] tit7 [台湾四县腔] tit7 [梅县腔] tit7 [海陆腔] tit7粤语 dik6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廸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迪」。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迪」 郭.緇.29「迪」 說文‧辵部「廸」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迪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㣙(di2)
    2. 唙(di2)
    3. 覿(di2)
    4. 扚(di2)
    5. 䯼(di2)
    6. 浟(di2)
    7. 嚁(di2)
    8. 苖(di2)
    9. 笛(di2)
    10. 肑(di2)
    11. 馰(di2)
    12. 敵(di2)
同部首
    1. 廼
    2. 廴
    3. 建
    4. 廽
    5. 㢠
    6. 廻
    7. 㢟
    8. 延
    9. 廵
    10. 廹
    11. 廷
同筆畫
    1. 尾
    2. 䒚
    3. 杇
    4. 㤀
    5. 励
    6. 怅
    7. 鸡
    8. 㕀
    9. 束
    10. 㑂
    11. 圿
    12. 返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