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ú

ㄩˊ

部首 手

部外 4

總筆畫 7

於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275

左右結構

12134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wuy

qoy

dotd

58033

拼音 yú

注音 ㄩˊ

部首 手 部外 4總筆劃 7

基本區 6275筆順 1213444

扵 基本解釋

● 扵

yú ㄩˊ


  1. 同「於」。

英語 in, on, at, by, from; than; with reference to; compared with

【漢典】
【卯集下】【方】 於·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於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扵」字頭,请參考「於」字。)
【卯集下】【方】 於·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古文〕𣱏𤕘【唐韻】哀都切【集韻】【韻會】【正韻】汪胡切,𠀤同烏。【韻會】隷變作於。古文本象烏形,今但以爲歎辭及語辭字,遂無以爲鴉烏字者矣。

又【爾雅·釋詁註】於乎皆語之韻絕。【疏】歎辭也。【書·堯典】僉曰:於,鯀哉。【詩·周頌】於穆淸廟。

又【周頌】於乎不顯。○按或作嗚烏,音義皆同。

又【廣韻】央居切【集韻】【韻會】【正韻】衣虛切,𠀤音淤。語辭也。【博雅】於,于也。○按《說文》于訓於也,蓋于於古通用。凡經典語辭皆作于。

又【廣韻】居也。【韓愈·示兒詩】前榮饌賓親,冠昏之所於。【朱子·考異】所,或作依。○按所於作依於,則是依之以居也。孔融書,舉杯相於。曹植樂府,心相於。杜甫詩:良友幸相於。卽相依以居之意。

又【揚子·太𤣥經】白舌於於。【註】多難貌。

又【廣韻】代也。【集韻】往也。

又地名。【戰國策】商於之地六百里。

又姓。【姓氏急就篇】黃帝臣於則造履。【前漢·功臣表】涉安侯於單。

【漢典】
【】【】

↳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扵」字頭,请參考「」字:)
【】【】
【漢典】

扵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y˧˥

客家话 [梅县腔] j1 [台湾四县腔] ji1 [客英字典] vu1 ji1 [海陆腔] ri1粤语 jyu1

官话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扵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於」。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烏」 沈子它簋蓋西周早期集成4330「於」 郭.語4.24「烏」 說文古文「於」 睡.秦76「扵」
「烏」 毛公鼎西周晚期集成2841「於」 郭.唐.8「於」 說文古文
「於」 𦅫鎛春秋中期集成271「於」 上(1).孔.21「烏」 說文‧烏部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於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䲣(yu2)
    2. 䱾(yu2)
    3. 覦(yu2)
    4. 踰(yu2)
    5. 雓(yu2)
    6. 澞(yu2)
    7. 䏸(yu2)
    8. 虶(yu2)
    9. 㥚(yu2)
    10. 㷒(yu2)
    11. 䃋(yu2)
    12. 褕(yu2)
同部首
    1. 擺
    2. 掇
    3. 扢
    4. 搡
    5. 㧑
    6. 搏
    7. 搰
    8. 捔
    9. 㨜
    10. 拸
    11. 揹
    12. 㨴
同筆畫
    1. 佘
    2. 抸
    3. 𠒁
    4. 岠
    5. 宒
    6. 㣗
    7. 尪
    8. 㹞
    9. 芹
    10. 泐
    11. 删
    12. 汯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