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xiè

ㄒㄧㄝˋ

部首 夊

部外 15

總筆畫 18

燮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911

上下結構

4111251433443343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oyot|yoot

ffhe

uour

99407

拼音 xiè

注音 ㄒㄧㄝˋ

部首 夊 部外 15總筆劃 18

基本區 5911筆順 411125143344334354

夑 基本解釋

● 夑

xiè ㄒㄧㄝˋ


  1. 同「燮」。
【漢典】
【巳集中】【火】 燮·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燮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夑」字頭,请參考「燮」字。)
【巳集中】【火】 燮·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唐韻】蘇叶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協切,𠀤音蜨。【說文】从言,从又炎。【爾雅·釋詁】燮,和也。【書·洪範】燮友柔克。【周官】燮理隂陽。【詩·大雅】燮伐大商。

又姓。【正字通】宋御史燮玄圖。

又【玉篇】火熟也。【說文】籀文作𤍛。从𢆉。𢆉音飪。讀若溼。【註】徐鉉曰:𤍛燮二字義相出入。◎按說文玉篇合燮𤍛爲一。集韻燮專訓和。𤍛本作𤏻,專訓大熟。

【漢典】
【卷三】【又】

↳燮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夑」字頭,请參考「燮」字:)
【卷三】【又】
《說文解字》

和也。从言从又炎。籒文𤎬从𢆉。讀若溼。穌叶切〖注〗𢆉,音飪。臣鉉等案:𤎬字義大孰也。从炎从又。卽孰物可持也。此燮蓋从𤎬省。言語以和之也。二字義相出入故也。〖注〗𤍛。

《說文解字注》

(燮)和也。見釋詁。从言又,會意也。言與手皆所以和之。炎聲。依小徐有聲字。穌叶切。八部。讀若溼。與今切音不同而雙聲。

(𤍛)籒文燮,从𢆉。𢆉音飪。籒文燮如此作。按此重文也,舊不分別出之,殊誤。炎部有𤏻字,云大孰也。從炎從又持辛。辛者物孰味也。廣韵謂此爲曹憲文字指歸之說。然則炎部葢本無𤏻字,俗用文字,指歸說增之。因𢆉、辛相似,𢆉音同飪,飪義訓孰,遂依又部之籒文,加炎部之小篆。未爲典要。

【漢典】

夑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iɛ˥˧

粤语 sit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夑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燮」。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燮」 前5.33.4合26631 「𤏻」 燮簋西周中期集成4046   「燮」 說文‧又部       「夑」
  「𤏻」 曾伯雨木二簠春秋早期集成4631            
               
甲骨文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燮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寫(xie4)
    2. 䚳(xie4)
    3. 卸(xie4)
    4. 㖑(xie4)
    5. 渫(xie4)
    6. 樧(xie4)
    7. 齘(xie4)
    8. 䊝(xie4)
    9. 䵦(xie4)
    10. 屑(xie4)
    11. 㣯(xie4)
    12. 㞕(xie4)
同部首
    1. 夅
    2. 夂
    3. 夒
    4. 处
    5. 夐
    6. 夊
    7. 変
    8. 夆
    9. 夌
    10. 夔
    11. 冬
    12. 备
同筆畫
    1. 癔
    2. 䉘
    3. 藤
    4. 癛
    5. 繑
    6. 霤
    7. 鎒
    8. 䳘
    9. 癞
    10. 㿋
    11. 顎
    12. 䫗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