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未收錄「处」字頭,请參考「處」字。)
【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𠀤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
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 【廣韻】留也,息也,定也。
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
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
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
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𠛬,而不能禁也。
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
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
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所也。【詩·邶風】爰居爰處,爰喪其馬。【魯語】五𠛬三次。【註】次,處也。三處,野、朝、市也。
又【集韻】居御切。通據。人名,齊有梁丘處。
又通杵。【公羊傳·僖十二年】𨻰侯處臼卒。【註】《左傳》作杵臼。 【說文】作処。 【廣韻】俗作䖏。
【漢典】
处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秦系簡牘 | 說文 | 隸書 | 楷書 |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
小學古詩詞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贾岛 《寻隐者不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唐·杜牧 《山行》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 《清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 《春夜喜雨》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宋·王观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初中古詩詞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唐·王湾 《次北固山下》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列子》《杞人忧天》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列子》《杞人忧天》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清·纪昀 《河中石兽》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 《约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