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iū

ㄑㄧㄡ

部首 一

部外 5

總筆畫 6

丘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4E20

上下結構

2113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xgf

lpm

tira

12101

拼音 qiū

注音 ㄑㄧㄡ

部首 一 部外 5總筆劃 6

基本區 4E20筆順 211351

丠 基本解釋

● 丠

qiū ㄑㄧㄡˉ


  1. 古「丘」字。

英語 hill; elder; empty; a name

【漢典】
【子集上】【一】 丠·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5

丠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一】 丠·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5

【集韻】丘本字。【說文】丠,土之高也,非人爲之。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丠南,故从北。

又【集韻】補過切,音播。關東謂塚大曰丠。

【漢典】
【卷八】【丘】

↳丘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丠」字頭,请參考「丘」字:)
【卷八】【丘】
《說文解字》

土之高也,非人所爲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崐崘東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爲丘。象形。凡丘之屬皆从丘。今隷變作丘。𡊣,古文从土。去鳩切

《說文解字注》

(丘)土之高也。大司徒注曰:土高曰丘。非人所爲也。釋丘曰:非人爲之丘,謂非人力所爲也。从北从一。會意。去鳩切。古音在一部,讀如欺。漢時讀入今之尤韵。故禮記嫌名注曰:宇與禹、丘與區之類,漢時區亦去鳩切也。一,地也。釋从一之意。人凥在丠南,故从北。釋从北之意。中邦之凥,在昆侖東南。昆侖下當有丘字,嫌人居不必在丘南,故言倉頡造字之初,取意於此。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爲丘。淮南墬形訓注曰:四方而高曰丘。象形。與上會意別。凡丠之屬皆从丠。

(㘳)古文从土。从土猶从一。

【漢典】

丠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ou˥ 唐代读音 kiou日语读音 OKA韩语罗马 KWU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丠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丘」 乙4320合8381「丘」 商丘叔簠春秋早期集成4559「丘」 包2.90「坵」 說文古文「丘」 睡.封47「丠」
「丘」 佚733合5602「丘」 門膚丘為𩿊造戈春秋晚期集成11073「坵」 包2.237「丘」 說文‧丘部
「坵」 鄂君啟車節戰國中期集成12110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丘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媝(qiu1)
    2. 蠤(qiu1)
    3. 趥(qiu1)
    4. 鰍(qiu1)
    5. 𠀉(qiu1)
    6. 蓲(qiu1)
    7. 邱(qiu1)
    8. 龜(qiu1)
    9. 橚(qiu1)
    10. 䱸(qiu1)
    11. 𠀈(qiu1)
    12. 鶖(qiu1)
同部首
    1. 𠀎
    2. 𠀱
    3. 𠀌
    4. 𠁘
    5. 𠀜
    6. 両
    7. 𠀪
    8. 丙
    9. 𠀽
    10. 𠀼
    11. 严
    12. 丛
同筆畫
    1. 𠇊
    2. 𠇅
    3. 忙
    4. 𠇑
    5. 㐒
    6. 讽
    7. 伜
    8. 吇
    9. 妇
    10. 衣
    11. 芇
    12. 钆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