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傲
- 驕傲;高傲。《書•盤庚》:「無傲從安。」
- 輕視;輕慢。《左傳•文公九年》:「傲其先君,神弗福也。」
- 急躁。《荀子•勤學》:「不問而告謂之傲。」
- 用同「拗」。執拗。《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現今道小厮傲頭傲腦,也要娶個辣燥些的媳婦來制着他才好。」
● 傲
- 同「遨」。遊逛。《集韻•
𩫕韻》:「
𢾍,《説文》出游也。隸作敖,或作遨、傲。」
- 用同「熬」。度過(艱難日子)。唐白居易《食飽》:「淺酌一盃酒,緩彈數弄琴。既可暢情性,亦足傲光陰。」
英語 proud, haughty, overbearing
法語 orgueilleux,fier,braver,défier
傲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形
(1) (形聲。從人,敖聲。本義:驕傲;傲慢無理)
(2) 同本義 [proud;arrogant]
傲,倨也。——《說文》
(3) 經傳以敖爲之
凡視上於面則敖。——《禮記·曲禮》
彼交匪敖。——《詩·小雅·桑柔》
不吳不敖。——《詩·周頌·絲衣》
敖而無足數者。——《史記·遊俠傳》
執幣,傲。——《左傳·文公九年》
齊音傲闢喬志。——《禮記·樂記》
圖傲救世之士哉。——《莊子·天下》
弟敬愛兄謂之悌,反悌爲傲。——《賈子道術》
令尹甚傲而好兵,子必謹敬。——《韓非子·內儲說下》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魏徵《十三斬不克終疏》
又如:傲兀(高傲不屈的樣子);傲睨(傲然睨視,形容倨傲,看不上一切);傲態
(4) 急躁 [irrascible;irritable;impatient]
不問而告謂之傲。——《荀子·勸學》
詞性變化
動
(1) 傲慢而輕視 [despise]
民慕其利而傲其罪。——《韓非子·六反》
恃才傲物。 ——《南史·蕭子顯傳》
如:傲俗(蔑視俗人);傲上(對上倨傲)
常用詞組
傲 國語辭典
-
倨慢。如:「驕傲」、「傲慢」。
-
不屈服的。如:「傲骨」、「傲氣」。
-
輕視、不尊敬。《呂氏春秋·士容論·士容》:「傲小物而志屬於大,似無勇而未可恐。」唐·韓愈〈祭鱷魚文〉:「夫傲天子之命吏,不聽其言,不徙避之。」
-
急躁。《荀子·勸學》:「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管子·乘馬》:「是故事者生於慮,成於務,失於傲。」
傲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ɑu˥˧ 唐代读音 ngɑù日语读音 OGORU ANADORU韩语罗马 O现代韩语 오越南语 ngạo
客家话 [宝安腔] ngau3 [梅县腔] ngau5 [台湾四县腔] ngau5 [客语拼音字汇] ngau4 [东莞腔] ngau3 [客英字典] ngau5 [陆丰腔] ngau5 [沙头角腔] ngau5 [海陆腔] ngau6粤语 ngou6潮州话 ngau6
近代音 疑母 蕭豪韻 去聲 傲小空;中古音 疑母 号韻 去聲 傲小韻 五到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豪部 ;王力系统:疑母 宵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