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 青
- 深綠色或淺藍色:~綠。~碧。~草。~苔。~苗。~菜。~蔥。~山綠水。~雲直上。萬古長~(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遠不衰)。
- 綠色的東西:踏~。~黃不接。
- 靛藍色:靛~。~紫。~出於藍,勝於藍。
- 黑色:~布。~線。~衫。~衣。
- 喻年輕:~年。~春。~工。
- 竹簡:~簡。~史(原指寫在竹簡上的記事,後指史書,如“永垂~~”)。
英語 blue, green, black; young
德語 grün, blau, türkisfarben (V),Qing (Eig, Fam),Radikal Nr. 174 = blaugrün, blau, grün, grünes Gras, junge Saat, jung
法語 bleu ou vert,jeune,herbe verte
青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形〉
(1) (會意。從生,從丹。金文字形上面是個“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變。“青”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藍色)
(2) 同本義 [blue]
青,東方色也。——《說文》
正東曰青州。——《周禮·職方氏》
時則有青眚青祥。——《洪範五行傳》。注:“木色也。”
其色青。——《素問·風論》。注:“肝色。”
掌凡金玉錫石丹青之戒令。——《周禮·職金》。注:“青,空青也。”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3) 又如:青磷(磷火。俗稱鬼火);青靛(深藍色);青焰焰(青藍色);青雲萬里(比喻前程遠大);青雲幹呂(慶雲翔集,應乎六呂。是一種吉祥的徵兆);青冥(青天);青霄(青空,碧空)
(4) 深綠色 [green]
兩岸青山相對出。——唐· 李白《望天門山詩》
草色入簾青。——唐· 劉禹錫《陋室銘》
青箬笠。——唐· 張志和《漁歌子》詞
青樹翠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5) 又如:青冉冉(形容松柏葉色青翠、柔和);青靛(浮萍);青銅(銅鏡);青瑣(宮門上的一種青色連環圖案);青冢(墳墓;亦單指王昭君墓);青記(生下來在皮膚上就有的青斑);青條條(形容青而長);青鴉鴉(青青的);青港港(深青色);青楓林(指墓地。舊時墓地多種青楓樹)
(6) 黑色 [black]。如:青旋旋(形容人的頭皮青青的);青衣人(差役);青牛(黑色的牛);青照(垂青;關照);青蒲(青色的蒲團);青賞(看重;賞識);青蓋(帝王車輦。漢代帝王車用青蓋);青氈(青色的毛氈;亦指儒者的故家舊物)
(7) 茂盛的樣子 [luxuriant]。如:青青(茂盛的樣子。也作“菁菁”);青蕪(茂盛的青草)
(8) 比喻年少 [young]。如:青娥(少女。也指美好的容貌。還指眉的別稱。同青蛾);青歲(青春年華)
詞性變化
〈名〉
(1) 青色物 [greens]。如:青鋒(古劍名。泛指寶劍);青萍(古劍名);青箱(青緗。世傳的家學);青錢(比喻有才學的人);丹青;青帘(古時酒店的青布招子。俗稱“酒旗”);青綾步障(用青綾做的屏障);青鞋布襪(青布做的鞋襪,爲山野中人所服。比喻簡樸的生活)
(2) 東方的代稱 [the east]
東方謂之青。——《考工記·畫繪之事》
(3) 又如:青宮(太子居東宮,東方色爲青,所以稱東宮爲青宮);青土(指東方之地)
(4) 春的代稱 [spring]
鏡朱塵之照爛,襲青氣之煙。——南朝樑· 江淹《別賦》
(5) 又如:青風(春風);青陽(春天);青帝(春神)
(6) 青綠色的草 [green grass]。如:踏青
(7) 未成熟的農作物 [ripening crops]。如:看青
(8) 青海省的簡稱 [short for Qinghai province]
(9) 古州名 [Qin prefecture]
(10) 《禹貢》九州之一。在今山東省及遼寧省遼河以東
(11) 漢置,轄境在今山東省東北部。如:青岱(青州泰山。借指青山)
(12) 姓
常用詞組
青 國語辭典
顏色:➊ 綠色。唐·劉禹錫〈陋室銘〉:「草色入簾青。」➋ 藍色。《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➌ 黑色。如:「玄青」。
綠色的草木、山脈。如:「踏青」、「萬年青」、「青黃不接」。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縈青繚白,外與天際。」
竹皮。如:「汗青」。
大陸地區青海省的簡稱。
二一四部首之一。
綠色的。如:「青山綠水」、「山青水秀」。
藍色的。如:「青天白日」。
黑色的。如:「青布」、「青衣」。唐·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年輕的。如:「青年」、「青春」。
參見「青青」(二)條。
〔古文〕𡴑
𡴏
𡴐
𡗡寈【唐韻】【集韻】【韻會】
𠀤倉經切,音鶄。【說文】東方色也。【釋名】靑,生也。象物之生時色也。【書·禹貢】厥土靑黎。【荀子·勸學篇】靑出之藍而靑於藍。
又神名。【史記·封禪書】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靑帝。
又州名。【書·禹貢】海岱惟靑州。
又鳥名。【禮·曲禮】前有水,則載靑旌。【註】靑,靑雀,水鳥。
又木名。【庾信·步虛詞】空靑爲一林。【註】雲笈七籤,玉淸天中有樹,似松,名曰空靑之林。
又【廣韻】男靑、女靑,皆木名。出羅浮山記。
又果名。靑子,橄欖也。【蘇軾詩】紛紛靑子落紅鹽。
又藥名。【本草綱目】空靑,腹中空,破之有漿,治眼疾。一名楊梅靑。【又】白靑,治目疾,色深者爲石靑,淡者爲碧靑。淮南子畢萬術云:白靑,得鐵卽化爲銅。
又曾靑、綠靑、扁靑、綠膚靑,𠀤詳【本草綱目】。
又【韻會】竹皮曰靑。【後漢·吳祐傳】殺靑𥳑以寫經書。【註】以火炙
𥳑令汗取其靑,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靑。
又【唐·李肇·翰林志】凡大淸宮道觀薦告詞文,用靑藤紙朱字,謂之靑詞。
又【李綽·歲時紀】上巳曲江禊飮,曰踏靑。
又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複姓三氏,漢有靑烏子。
又有靑牛氏,靑陽氏。
又【集韻】【韻會】𠀤子丁切。與菁同。【詩·衞風】綠竹靑靑。【傳】靑靑,茂盛貌。【釋文】靑,子丁反。本亦作菁。
又【小雅】其葉靑靑。【釋文】靑,子零反。
青 字源字形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