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mì

ㄇㄧˋ

部首 言

部外 10

總筆畫 12

繁體 謐

謐 䛑 𧨨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C27

左右結構

4545434252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ntl

ivpht

swml

33712

拼音 mì

注音 ㄇㄧˋ

部首 言 部外 10總筆劃 12

基本區 8C27筆順 454543425221

標

谧 基本解釋

● 谧

(謐)

mì ㄇㄧˋ


  1. 安寧,平靜:~~(清靜無聲)。安~。靜~。寂~。

英語 calm, quiet, still; cautious

德語 ruhig, still

法語 calme,tranquille

【漢典】

谧 詳細解釋

見「謐」。

【漢典】
【酉集上】【言】 謐·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谧」字頭,请參考「謐」字。)
【酉集上】【言】 謐·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唐韻】彌必切【集韻】【韻會】【正韻】覓輺切,𠀤音蜜。【說文】靜語也。一曰無聲也。【爾雅·釋詁】靜也。【廣韻】愼也,安也。【班固·漢武帝內傳】內外寂謐。【魏志·東夷傳】海表謐然。【宋書·樂志】謝莊《明堂歌》云:地紐謐,乾樞回。

【漢典】
【卷三】【言】

↳謐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谧」字頭,请參考「謐」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靜語也。从言𥁑聲。一曰無聲也。彌必切

《說文解字注》

(謐)靜語也。今文尚書維㓝之謐哉。周頌:誐以謐我。釋詁曰:謐,靜也。按周頌謐亦作溢,亦作恤。堯典謐亦作恤。釋詁:溢,愼也。溢、愼、謐、靜也。恤與謐同部,溢葢恤之譌體。愼、靜二義相成。許云靜語者,爲其從言也。从言𥁑聲。彌必切。十二部。一曰無聲也。今多用此義。

【漢典】

谧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mi˥˧

粤语 mat6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谧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謐」。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䛑」 包2.184「謐」 說文‧言部「謐」 「谧」「谧」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謐
䛑
𧨨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櫁(mi4)
    2. 冪(mi4)
    3. 宓(mi4)
    4. 蔤(mi4)
    5. 謐(mi4)
    6. 覛(mi4)
    7. 枈(mi4)
    8. 塓(mi4)
    9. 淧(mi4)
    10. 㦄(mi4)
    11. 峚(mi4)
    12. 䁇(mi4)
同部首
    1. 诈
    2. 诊
    3. 谯
    4. 谉
    5. 读
    6. 谑
    7. 讠
    8. 谴
    9. 讽
    10. 讼
    11. 谍
    12. 诮
同筆畫
    1. 衆
    2. 䎈
    3. 㨓
    4. 䂵
    5. 㫹
    6. 㫀
    7. 揩
    8. 琢
    9. 𠅬
    10. 喁
    11. 堬
    12. 滑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