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là

ㄌㄚˋ

部首 肉

部外 15

總筆畫 19

簡體 腊

𦡳 𦡓 臈 腊 臘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1D8

左右結構

351155525341544544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evln

bvvv

qzoz

72212

拼音 là

注音 ㄌㄚˋ

部首 肉 部外 15總筆劃 19

基本區 81D8筆順 3511555253415445445

通

臘 基本解釋

● 臘

là ㄌㄚˋ《廣韻》慮盍切,入盍來。盍部。


  1. 祭祀名。年終總祭百神。《韓非子•外儲説右下》:「非社臘之時也,奚自殺牛而祠社?」
  2. 歲末。因臘祭而得名。通常指農曆十二月或泛指冬月。如:腊八饭。《史記•陳涉世家》:「臘月,陳王之汝陰。」
  3. 冬季醃制的肉類。如:臘肉;臘腸。又引申為醃制。《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尋幾個麞鹿獸兔還家,醃臘起來。」
  4. 佛教戒律規定比丘受戒後每年夏季(兩期)三個月安居一處,修習教義,完畢,稱一臘。如:戒臘;夏臘;法臘。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四:「今比邱或言臘,或云夏,或言雨亦爾,皆取一終之義。」
  5. 僧侶受戒後每度一年亦稱「一臘」。唐劉禹錫《唐故衡嶽律大師湘潭唐興寺儼公碑》:「問年八十二,問臘六十 一。」
  6. 緝治。《古文苑•王褒〈僮約〉》:「結葦臘纑。」
  7. 人出生後七天。明田藝蘅《玉笑零音》:「人之初生,以七日為臘;人之初死,以七日為忌。」

● 臘

liè ㄌ〡ㄝˋ《集韻》力涉切,入葉來。盍部。


  1. 劍的兩刃或劍身與劍柄交接處。《周禮•考工記•桃氏》:「桃氏為劎臘,廣二寸有半寸。」

英語 year end sacrifice; dried meat

德語 Dezember im chin. Kalender (S)​,etwas gepöcketes, geräuchtes (Adj)

法語 sacrifice d'hiver,12e mois lunaire

【漢典】

臘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臘

臘、臈 là

動

(形聲。从肉,巤( liè)聲。本義:年終祭祀) 祭名。古代陰曆十二月的一種祭祀。冬至後第三個戌日祭祀衆神 [sacrifice at the end of the lunar year]

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說文》。字亦作臈。

夏曰嘉平, 殷曰清祀, 周曰大蜡, 漢曰臘。—— 蔡邕《獨斷》

臘先祖五祀。——《禮記·月令》

虞不臘矣。——《左傳·僖公五年》

又如:臘日(古時臘祭之日。農曆十二月初八);臘祭(古時歲終祭祀);臘會(古代臘祭時的集會);臘鼻(本爲劣等鷂鷹,喻指無能之人)

詞性變化


◎ 臘

臘 là

名

(1) 農曆十二月 [the 12th moon of the lunar year]

臘後花期知漸近,寒梅已作東風信。——晏殊《蝶戀花》

又如:臘盡春初;臘八會(佛家於臘八開的誦經法會);臘底(年底,農曆十二月底)。泛指冬月,尚與「伏」相對

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炮羔,斗酒自勞。——漢· 楊惲《報孫會宗書》

又如:臘梨(亦作「刺梨」、「瘌痢」。禿子,生禿瘡的人)

(2) 佛教戒律規定比丘受戒後每年夏季(兩期)三個月安居一處,修習教義,完畢,稱一臘 [la]。

如:戒臘;夏臘;法臘

(3) 人出生後七天 [the seventh day after birth]

人之初生,以七日爲臘;人之初死,以七日爲忌。——《玉笑零音》

(4) 冬季醃製、煙燻而成的食品 [salted and dried]。

如:臘肉;臘雞

(5) 另見 xī

常用詞組


臘八臘八豆臘八粥臘腸臘梅臘肉臘月
【漢典】

臘 國語辭典

臘ㄌㄚˋlà
名
  1. 歲終時合祭眾神的祭祀。《說文解字·肉部》:「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後漢書·卷四六·陳寵傳》:「閉門不出入,猶用漢家祖臘。」

  2. 陰曆十二月稱為「臘月」。唐·李頻〈湘口送友人〉詩:「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醉及新年。」《鏡花緣·第七回》:「遊來遊去,業已半載,轉瞬臘盡春初。」

  3. 僧受戒得度的年歲。唐·劉禹錫〈唐故衡嶽律大師湘潭唐興寺儼公碑〉:「問年八十二,問臘六十一。」《景德傳燈錄·卷四·第一世法融禪師》:「壽六十四,臘四十一 。 」

  4. 醃製的肉類。如:「燒臘」。

【漢典】
【未集下】【肉】 臘·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5

臘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 臘·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5

【廣韻】盧盍切【集韻】【韻會】力合切【正韻】落合切,𠀤音蠟。【說文】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也。【禮·月令】孟冬臘先祖五祀。【註】此周禮所謂蜡祭也。【前漢·武帝紀】祠門戸比臘。【註】臘者,冬至後臘祭百神也。

又【陳勝傳】臘月,勝之汝隂。【註】張晏曰:秦之臘月,夏之九月。臣瓚曰:建丑之月也。

又【正字通】風俗通:蔡邕獨斷,皆言夏曰淸祀,殷曰嘉平,周曰蜡,漢曰臘。一說月令,孟冬臘先祖五祀,自昔有之,非自漢始也。

又鄭𤣥月令註:臘卽周禮所謂蜡。不知臘祭先祖,蜡祭百神,二祭各別,鄭合爲一,非。

又晉博士張亮議曰:臘者,接也,祭宜在新故交接也。俗謂臘之明日爲初歲,秦漢以來有賀,此皆古之遺俗也。

又道書言,道家有五臘,正月一日爲天臘,五月五日爲地臘,七月七日爲道德臘,又以十月十二日爲民歲臘,十二月正臘日爲王侯臘。

又【博雅】臘,索也。

又刃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桃氏爲劒,臘廣二寸有半寸。【註】臘,謂兩刃。【疏】兩刃者,兩面各有刃也。

又【正字通】眞臘,南蠻國名。

又【集韻】力涉切,音巤。義同。

【漢典】
【卷四】【肉】

臘 《說文解字》

【卷四】【肉】
《說文解字》

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从肉巤聲。盧盍切

《說文解字注》

(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三戌下玉篇有爲字,非也。臘本祭名,因呼臘月、臘日耳。月令:臘先祖五祀。左傳:虞不臘矣。皆在夏正十月。臘卽蜡也。風俗通云:禮傳夏曰嘉平,殷曰淸祀,周曰大蜡。皇侃曰:夏殷蜡在己之歲終。皇說是也。秦本紀:惠王十二年初臘。記秦始行周正亥月大蜡之禮也。始皇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臘曰嘉平。十二月者,丑月也。始皇始建亥,而不敢謂亥月爲春正月,但謂之十月朔而已。項羽紀書漢之二年冬,繼之以春,繼之以四月。可證也。更名臘爲嘉平者,改臘在丑月用夏制,因用夏名也。臘在丑月,因謂丑月爲臘月,陳勝傳書臘月是也。漢仍秦制,亦在丑月。而用戌日,則漢所獨也。風俗通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大祭以報功也。漢家火行,火衰於戌,故曰臘也。高堂隆曰:帝王各以其行之盛而祖,以其終而臘。火生於寅,盛於午,終於戌。故火家以午祖,以戌臘。按必在冬至後三戌者,恐不在丑月也。鄭注月令曰:臘謂以田獵所得禽祭也。風俗通亦曰:臘者,獵也。按獵以祭。故其祀從肉。从肉巤聲。盧盍切。八部。

【漢典】

臘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ɑ˥˧ 唐代读音 lɑp韩语罗马 LAP现代韩语 납 랍越南语 chạp

客家话 [陆丰腔] lap8 [沙头角腔] lap8 [客英字典] lap8 liap8 [台湾四县腔] lap8 liap7 [梅县腔] lap8 [海陆腔] lap8 liap7 [宝安腔] lap8 [东莞腔] lap8 [客语拼音字汇] lab6粤语 laap6 lip6潮州话 lah8

近代音 來母 家麻韻 入聲作去聲 臘小空;中古音 來母 盍韻 入聲 臘小韻 盧盍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怗部 ;王力系统:來母 葉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臘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臘」望1.37   「臘」說文‧肉部 「臘」老子乙226下 「臘」 「腊」 「臘」
          「臘」漢印徵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𦡳
𦡓
臈
腊
臘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蠟(la4)
    2. 鬎(la4)
    3. 櫴(la4)
    4. 㸊(la4)
    5. 䶛(la4)
    6. 䀳(la4)
    7. 剌(la4)
    8. 攋(la4)
    9. 爉(la4)
    10. 䓥(la4)
    11. 镴(la4)
    12. 辢(la4)
同部首
    1. 䏔
    2. 脀
    3. 膻
    4. 臛
    5. 䏣
    6. 膊
    7. 膪
    8. 朖
    9. 肖
    10. 脗
    11. 䑍
    12. 䏰
同筆畫
    1. 鯘
    2. 韛
    3. 䰆
    4. 譊
    5. 矈
    6. 羅
    7. 顖
    8. 鐆
    9. 䨄
    10. 蠉
    11. 㢝
    12. 䶀
小學古詩詞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宋·陆游 《游山西村》
初中古詩詞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宋·陆游 《游山西村》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