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bǐ

ㄅㄧˇ

部首 竹

部外 4

總筆畫 10

繁體 筆

筆 𡭩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B14

上下結構

31431431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tfn|teb

hhqu

mmh

88714

拼音 bǐ

注音 ㄅㄧˇ

部首 竹 部外 6總筆劃 10

基本區 7B14筆順 3143143115

常 標

笔 基本解釋

● 笔

(筆)

bǐ ㄅㄧˇ


  1. 同「筆」。《集韻•質韻》:「筆,或作笔。」按:今為「筆」的簡化字。

英語 writing brush; write; stroke

德語 Feder, Stift (S)

法語 stylo,crayon,pinceau,écrire ou composer,traits composant les caractères chinois,(classificateur des sommes d'argent et des affaires financières)​

【漢典】

笔 詳細解釋

見「筆」。

【漢典】

笔 國語辭典

笔
  1. 「筆 」的異體字。

【漢典】
【未集上】【竹】 笔·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笔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 笔·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集韻】與筆同。詳筆字註。

 

【漢典】
【卷三】【聿】

↳筆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笔」字頭,请參考「筆」字:)
【卷三】【聿】
《說文解字》

秦謂之筆。从聿从竹。鄙密切〖注〗徐鍇曰:“筆尚便疌,故从聿。”

《說文解字注》

(筆)秦謂之筆。从聿竹。鄙密切。古音在十五部。

【漢典】

笔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i˨˩˦ 日语读音 HUDE

粤语 bat1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笔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筆」。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筆」 說文‧聿部「筆」 「笔」「笔」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筆
𡭩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舭(bi3)
    2. 㻶(bi3)
    3. 比(bi3)
    4. 䘡(bi3)
    5. 鄙(bi3)
    6. 佊(bi3)
    7. 俾(bi3)
    8. 㪏(bi3)
    9. 纰(bi3)
    10. 粃(bi3)
    11. 彼(bi3)
    12. 沘(bi3)
同部首
    1. 毹
    2. 毿
    3. 毻
    4. 㲕
    5. 氍
    6. 㲪
    7. 毱
    8. 毡
    9. 毦
    10. 㲢
    11. 㲬
    12. 毳
同筆畫
    1. 珱
    2. 㫬
    3. 扄
    4. 栧
    5. 痄
    6. 巸
    7. 奙
    8. 悚
    9. 㫩
    10. 厝
    11. 狼
    12. 眔
初中古詩詞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岑参 《逢入京使》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