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ǐ

ㄅㄧˇ

部首 人

部外 8

總筆畫 10

𠈷 𢔌 裨 㑭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4FFE

左右結構

32325113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rtf

ohwj

nned

26240

拼音 bǐ

注音 ㄅㄧˇ

部首 人 部外 8總筆劃 10

基本區 4FFE筆順 3232511312

通 標

俾 基本解釋

● 俾

bǐ ㄅㄧˇ


  1. 使:~便考查。~衆周知。

英語 so that, in order that; cause

法語 accorder,suivre

【漢典】

俾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俾 bǐ

名

(形聲。從人,卑聲。本義:門役) 同本義 [gatekeeper]

俾,門侍人。——《說文》

俾,職也。俾爲門侍人。——《釋言》

有能俾。——《書·堯典》

罔不率俾。——《書·君》

詞性變化


◎ 俾 bǐ

動

(1) 使,把 [make]

俾爾單厚。——《詩·小雅·天保》

俾也可忘。——《詩·邶風·日月》

苟入獄,不問罪之有無…俾困苦不堪。——清· 方苞《獄中雜記》

又囑學使俾入邑庠。——《聊齋志異·促織》

(2) 又如:俾夜作晝(把夜晚當作白天,形容夜以繼日地工作);俾晝作夜(把白晝當成夜晚,形容不分晝夜地尋歡作樂)

常用詞組


俾倪
【漢典】

俾 國語辭典

俾ㄅㄧˋbì
動
  1. 使。如:「俾能自立」。《左傳·成公十三年》:「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晉。」《楚辭·屈原·九章·惜誦》:「俾山川以備御兮,命咎繇使聽直。」

  2. 服從。《書經·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文選·漢武帝·賢良詔》:「日月所燭,罔不率俾。」

俾ㄅㄟ​bēi
  1. (一)​之又音。

【漢典】
【子集中】【人】 俾·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8

俾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俾·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8

【唐韻】幷弭切【韻會】補弭切,𠀤音髀。【說文】益也。一曰俾門,侍人。【爾雅·釋詁】俾,使也。【書·大禹謨】俾予從欲以治。【詩·魯頌】俾爾昌而熾。

又【廣韻】從也。【書·武成】罔不率俾。

又【爾雅·釋言】俾,職也。【註】使共職也。

又【集韻】賔彌切,音卑。漢安定郡安俾縣。

又毗至切,鼻去聲。俾倪,衺視貌。通作睥睨。【史記·信陵君傳】侯生下,見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與城上女牆。埤堄作僻倪,音通義別。

【漢典】
【卷八】【人】

俾 《說文解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益也。从人卑聲。一曰俾,門侍人。并弭切

《說文解字注》

(俾)益也。俾與埤朇裨音義皆同。今裨行而埤朇俾皆廢矣。經傳之俾皆訓使也。無異解。葢卽益義之引伸。釋詁。俾、從也。釋言。俾、職也。亦皆引伸之義。手部挾下曰。俾持。亦部㚒下曰。蔽人俾㚒。古或假卑爲俾。从人。卑聲。幷弭切。十六部。一曰俾、門侍人。未聞。或曰。如寢門之內豎。是閽寺之屬。近得陽湖莊氏述祖說。門侍人當是鬥持人之誤。挾下曰。俾持也。正用此義。按此條得此挍正。可謂渙然冰釋矣。

【漢典】

俾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i˨˩˦ 唐代读音 byɛ̌日语读音 SHIMU韩语罗马 PI现代韩语 비

客家话 [梅县腔] bi1 [宝安腔] bi1 [客英字典] bi1 [陆丰腔] bi1 [客语拼音字汇] bi1 [海陆腔] bi1 [台湾四县腔] bi1粤语 bei2潮州话 波衣6(备)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齊部 ;王力系统:幫母 支部 ;

官话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俾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卑」 國差𦉜春秋集成10361「俾」 包2.263「俾」 說文‧人部「俾」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𠈷
𢔌
裨
㑭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吡(bi3)
    2. 肶(bi3)
    3. 㚰(bi3)
    4. 紕(bi3)
    5. 匕(bi3)
    6. 柀(bi3)
    7. 比(bi3)
    8. 䘡(bi3)
    9. 鄙(bi3)
    10. 㻶(bi3)
    11. 疕(bi3)
    12. 笔(bi3)
同部首
    1. 催
    2. 㐸
    3. 𠎻
    4. 𠐌
    5. 伔
    6. 傩
    7. 倇
    8. 𠍒
    9. 佦
    10. 𠌧
    11. 𠈐
    12. 俦
同筆畫
    1. 斊
    2. 根
    3. 㖛
    4. 峵
    5. 㖗
    6. 桇
    7. 氩
    8. 娋
    9. 浪
    10. 倕
    11. 涔
    12. 䘥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