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āo

áo

ㄠ

ㄠˊ

部首 火

部外 11

總筆畫 15

䵅 𤎅 𤏺 𩱏 𪌑 𪌠 𪍮 𪍾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1AC

上下結構

112153313444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gqto

gkf

cimu

58334

拼音 āo áo

注音 ㄠ ㄠˊ

部首 火 部外 10總筆劃 14

基本區 71AC筆順 11215331344444

次 通 標

熬 基本解釋

● 熬

āo ㄠˉ


  1. 烹調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裏煮:~白菜。

● 熬

áo ㄠˊ


  1. 久煮:~粥。~藥。
  2. 忍受,耐苦支持:煎~。~夜。~煉。
  3. 同“嗷”。

英語 cook down, to boil; endure

德語 aushalten (schweres,hartes Leben oder Leid)​; kochen, schmoren, dünsten

法語 faire bouillir,mijoter,souffrir,faire bouillir,endurer

【漢典】

熬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熬 āo

〈動〉

(1) (詞源見 áo 聲) 把蔬菜等加水並放在文火上煮 [stew]。如:熬白菜;熬豆腐

(2) 另見 áo

其它字義


◎ 熬 áo

〈動〉

(1) (形聲。從火,敖聲。本義:煎幹;炒幹)

(2) 同本義 [extract sth.by heating]

熬,幹煎也。——《說文》

熬,火幹也。以火而幹五穀之類。——《方言七》

淳熬。——《禮記·內則》

設熬。——《周禮·小祝》

何物中長食?胡麻慢火熬。——王建《隱者居》

(3) 又如:熬谷(幹炒過的穀物);熬稃(爆米花)

(4) 用小火慢煮 [stew;boil]

太宗遣使取熬糖法。——《新唐書·摩揭陀傳》

(5) 又如:熬粥(慢火煮粥);熬湯(煮物制湯)

(6) 忍受;忍耐;堅持 [drag on;hold out]

我心兮煎熬。——《楚辭·怨上》

二則口渴難熬。——《水滸》

(7) 又如:熬不住(忍耐不了);熬不過苦刑

(8) 另見 āo

常用詞組


熬出頭熬不過熬更守夜熬煎熬夜
【漢典】

熬 國語辭典

熬ㄠˊáo
動
  1. 用小火慢煮、乾煎。如:「熬藥」。漢·揚雄《方言·卷七》:「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自山而東,齊、楚以往,謂之熬。」《周禮·地官·舍人》:「喪紀,共飯米,熬穀。」

  2. 勉強忍耐。如:「熬夜」。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熬永夜閒描那花樣子,捱長日頻拈我這繡針兒。」《三國演義·第一六回》:「虧得那馬是大宛良馬,熬得痛,走得快。」

熬ㄠāo
動
  1. 一種烹調方法,即將食物放入水裡燜煮。如:「熬白菜」、「熬高湯」、「熬豆腐」。

【漢典】
【巳集中】【火】 熬·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熬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 熬·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唐韻】五牢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𠀤音敖。【說文】本作𤏺。乾煎也。【揚子·方言】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自山而東,齊楚以往,謂之熬。【禮·內則】煎醢加于陸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周禮·地官·舍人】共飯米熬穀。【後漢·邊讓傳】少汁,則熬而不可熟。

又與嗸通。【前漢·陳湯傳】衆庶熬熬苦之。【註】愁聲。 【說文】或作䵅。【集韻】或作𩱏。

【漢典】
【卷十】【火】

熬 《說文解字》

【卷十】【火】
『說文解字』

乾煎也。从火敖聲。䵅,𤎅或从麥。五牢切

『說文解字注』

(熬)乾𤋎也。方言。𤎅,火幹也。凡以火而幹五榖之類,自山而東齊楚以往謂之𤎅。从火敖聲。五牢切。二部。


(䵅)𤎅或从麥作。

【漢典】

熬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ɑu˥; ɑu˧˥ 日语读音 IRU韩语罗马 O现代韩语 오

客家话 [陆丰腔] ngau3 [东莞腔] ngau2 [沙头角腔] ngau2 ngau5 [海陆腔] ngau2 [梅县腔] ngau2 [台湾四县腔] ngau2 [客语拼音字汇] ngau2 [宝安腔] ngau2 [客英字典] ngau2 [梅县腔] ngau2粤语 ngou4潮州话 ngau5

近代音 疑母 蕭豪韻 平聲陽 鼇小空;中古音 疑母 豪韻 平聲 敖小韻 五勞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豪部 ;王力系统:疑母 宵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熬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熬」 兮熬壺西周晚期集成9671「」 包2.257「熬」 說文‧火部「熬」
「䵅」 說文或體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䵅
𤎅
𤏺
𩱏
𪌑
𪌠
𪍮
𪍾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爊(ao1)
    2. 凹(ao1)
    3. 眑(ao1)
    4. 柪(ao1)
    5. 熝(ao1)
    6. 軪(ao1)
    7. 泑(ao1)
    8. 梎(ao1)
    9. 獒(ao2)
    10. 聱(ao2)
    11. 慠(ao2)
    12. 鳌(ao2)
    13. 嗷(ao2)
    14. 䚫(ao2)
    15. 䥝(ao2)
    16. 廒(ao2)
    17. 䵅(ao2)
    18. 螯(ao2)
    19. 謷(ao2)
    20. 嶅(ao2)
同部首
    1. 焎
    2. 点
    3. 烋
    4. 焄
    5. 熙
    6. 煦
    7. 燾
    8. 煮
    9. 羔
    10. 煭
    11. 焣
    12. 焉
同筆畫
    1. 㵔
    2. 碡
    3. 嫹
    4. 滰
    5. 镁
    6. 酶
    7. 摺
    8. 緆
    9. 静
    10. 𠘄
    11. 辡
    12. 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