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áng

ㄏㄤˊ

部首 方

部外 4

總筆畫 8

桁 航 𣃚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5BB

左右結構

41533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tmn|ytwn

ysohn

symq

08217

拼音 háng

注音 ㄏㄤˊ

部首 方 部外 4總筆劃 8

基本區 65BB筆順 41533135

斻 基本解釋

● 斻

háng ㄏㄤˊ


  1. 相併的兩船。
  2. 同“航”:“造舟於渭,北~涇流。”
【漢典】
【卯集下】【方】 斻·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斻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方】 斻·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唐韻】胡郞切【集韻】【韻會】寒剛切【正韻】胡剛切,𠀤音杭。【說文】方舟也。禮,天子造舟,諸侯維舟,大夫方舟,士特舟。【註】徐鉉曰:今俗別作航,非是。【後漢·杜篤傳】造舟於渭,北斻涇流。【註】斻,自度也。《方言》自關而東或謂舟爲航。○按《說文》斻字在方部。今流俗不解,遂與杭字相亂者,誤也。

【漢典】
【卷八】【方】

𣃚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斻”字頭,请參考“𣃚”字:)
【卷八】【方】
『說文解字』

方舟也。从方亢聲。《禮》:天子造舟,諸矦維舟,大夫方舟,士特舟。胡郎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别作航,非是。文二 重一

『說文解字注』

(𣃚)方舟也。舟字葢衍。衞風:一葦杭之。毛曰:杭,渡也。杭卽𣃚字,計謂一葦可以爲之舟也。舟所以渡,故謂渡爲𣃚。始皇臨浙江,水波惡,乃西百二十里從狹中渡,其地因有餘杭縣。杜篤論都賦,造舟於渭,北杭涇流。章懷後漢書作北𣃚。注云:說文𣃚字在方部。今流俗不解。遂與杭字相亂者,誤也。是說誠然。然𣃚之作杭久矣。章懷偶一正之,而不能盡正也。李南傳:向度宛陵浦里,𣃚馬踠足,亦係章懷改杭爲𣃚。而地理、郡國二志餘杭縣未之或改也。𣃚亦作航。方言曰:舟或謂之航,杭者說文或抗字。从方亢聲。胡郞切。十部。禮:天子造舟,諸侯維舟,大夫方舟,士特舟。大雅詩傳及釋水同。李巡曰:比其舟而渡曰造舟,中央左右相維持曰維舟。倂兩船曰方舟。一舟曰特舟。孫炎曰:造舟,比舟爲梁也。維舟,連四舟也。釋水及公羊傳注此下又有庶人乘泭句。

【漢典】

斻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ɑŋ˧˥

吴语 赣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斻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斻」 說文‧方部「斻」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桁
航
𣃚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魧(hang2)
    2. 颃(hang2)
    3. 垳(hang2)
    4. 桁(hang2)
    5. 貥(hang2)
    6. 绗(hang2)
    7. 䢚(hang2)
    8. 行(hang2)
    9. 笐(hang2)
    10. 迒(hang2)
    11. 航(hang2)
    12. 䲳(hang2)
同部首
    1. 於
    2. 斺
    3. 㫅
    4. 㫉
    5. 旕
    6. 㫈
    7. 旋
    8. 㫎
    9. 㫄
    10. 㫏
    11. 旚
    12. 斿
同筆畫
    1. 浅
    2. 拃
    3. 垊
    4. 冐
    5. 𠖄
    6. 𠈖
    7. 劼
    8. 䖈
    9. 㧞
    10. 肷
    11. 㤓
    12. 㽶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