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xù

ㄒㄩˋ

部首 攴

部外 7

總筆畫 11

簡體 叙

叙 敍 𣁏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558

左右結構

34112343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tty|wgst

odok

odmm

88940

拼音 xù

注音 ㄒㄩˋ

部首 攴 部外 7總筆劃 11

基本區 6558筆順 34112343134

通

敘 基本解釋

● 敘

xù ㄒㄩˋ《廣韻》徐吕切,上語邪。魚部。


  1. 次序;次第。《説文•攴部》:「敘,次弟也。」
  2. 排列次序;按照次序。《周禮•天官•司書》:「以周知入出百物,以敘其財,受其幣,使入于職幣。」
  3. 古代指按規定的等級次第授官職,按功勳大小給予獎勵。《周禮•天官•宫伯》:「行其秩敘。」
  4. 頭緒;條理。《爾雅•釋詁上》:「敘,緒也。」
  5. 陳述;記述。《國語•晋語三》:「紀言以敘之,述意以導之。」
  6. 序言。如:《漢書•敘傳》。漢許慎《説文解字》:「敘曰:此十四篇,五百四十部,九千三百五十三文,重一千一百六十三,解説凡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
  7. 姓。《廣韻•語韻》:「敘,姓。」

英語 express, state, relate, narrate

德語 erzählen, begleitend kommentieren (V)

法語 raconter,narrer,parler,bavarder

【漢典】

敘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敘

敘、敍 xù

名

(1) (形聲。从攴( pū),余聲。本義:秩序,次序)

(2) 同本義(強調一個挨一個的序列) [order]

敘,次弟也。——《說文》。經傳亦以序爲之。

百揆時敘。——《虞書》

行其秩敘。——《周禮·宮伯》

以官府之六敘正羣吏。——《周禮·天官》

四時不失其敘。——《淮南子·本經訓》

又如:敘齒(序齒);敘齒而坐(按年齒大小的順序入座)

(3) 同「序」。書籍的序言(早期寫作「敘」,後多寫作「序」) [preface]。

如: 許慎《說文解字·敘》

詞性變化


◎ 敘 xù

動

(1) 依次序排列 [order]

惇敘九族。——《書·皋陶謨》

以敘其財。——《周禮·司書》

(2) 敘述,述說 [tell;narrate]

紀言以敘之。——《國語·晉語》

自敘少小時歡樂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王乃具敘宣王創業之始。——《世說新語·尤悔》

暢敘幽情。——王羲之《蘭亭集序》

又如:自敘;追敘;倒敘;插敘;鋪敘;補敘;敘事;敘心(抒懷)

(3) 談話 [talk]

大家散了,王夫人姊妹不免又敘了半夜的話兒。——《紅樓夢》

又如:敘意(表達心意);敘覯(會面敘談);敘會(會面敘談)

(4) 記述,著述 [narrate]

寫情敘事。——《舊唐書·柳宗元傳》

幸君子書敘之外。——唐· 李朝威《柳毅傳》

(5) 評定等級、次第,按功提升 [assess]

閻王敘功,從地獄裏把你提上第十七層來。——《儒林外史》

又如:敘用(分等級授官)

常用詞組


敘別敘道敘功敘話敘舊敘親敘事敘事詩敘事文敘述敘說敘談敘言
【漢典】

敘 國語辭典

敘ㄒㄩˋxù
名
  1. 次第、順序。《周禮·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六敘正群吏。」《淮南子·本經》:「四時不失其敘。」

  2. 放於正文之前,用以說明全書要點的。同「序 」。如:〈說文解字敘〉。

動
  1. 陳述、說明。如:「敘述」、「面敘」。《國語·晉語三》:「紀言以敘之,述意以導之。」

  2. 評議授職等級或獎勵勛功。如:「銓敘」、「獎敘」。《晉書·卷七○·應詹傳》:「直以舊望登敘。」《北史·卷三九·薛安都傳》:「在南以武力見敘,遇宋孝武起江州,遂以為將。」

  3. 聚會、話家常。如:「小敘一番」。

  4. 安排次序。《周禮·天官·司書》:「以周知入出百物,以敘其財,受其幣,使入于職幣。」三國魏·曹植〈社頌〉:「建國承家,莫不修敘。」

  5. 發抒情思。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漢典】
【卯集下】【攴】 敍·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敍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敘”字頭,请參考“敍”字。)
【卯集下】【攴】 敍·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唐韻】徐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𠀤音序。【說文】次第也。【爾雅·釋詁】敍,緒也。【疏】敍,謂次敍。【書·舜典】百揆時敍。【疏】皆得次序。

又【周禮·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六敍正羣吏。【註】敍,秩次也。

又【周禮·天官·宮伯】行其秩敍。【註】敍,才等也。

又【正字通】凡書策,舉其綱要,列卷首爲敍。或作序。

又【釋名】敍,抒也,抒洩其實,宣見之也。○按《說文》敍,从攴从余。《五經文字》作敘,入又部,非。《正字通》因周伯琦說,从攵从余。今遵《說文》改正。

【漢典】
【卷三】【攴】

敘 《說文解字》

【卷三】【攴】
《說文解字》

次弟也。从攴余聲。徐呂切

《說文解字注》

(敘)次弟也。咎繇謨曰:天敘有典。釋詁曰:舒業順敘緒也。古或假序爲之。从攴余聲。徐吕切。五部。

【漢典】

敘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y˥˧ 日语读音 TSUIDERU TSUIDE韩语罗马 SE越南语 tự

客家话 [梅县腔] si5 [宝安腔] si5 [客语拼音字汇] xi4 [海陆腔] si5 [客英字典] si5 [台湾四县腔] si5粤语 zeoi6潮州话 su6 (sũ)

官话 晋语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敘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敘」 前6.10.3合8362   「敘」 包2.138反 「敘」 說文‧攴部   「敘」 「叙」 「敘」
    「敘」 帛丙10.3          
    「敘」 帛丙12.3          
甲骨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叙
敍
𣁏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㷦(xu4)
    2. 䜡(xu4)
    3. 妶(xu4)
    4. 稸(xu4)
    5. 嘼(xu4)
    6. 侐(xu4)
    7. 绪(xu4)
    8. 蓄(xu4)
    9. 䦽(xu4)
    10. 殈(xu4)
    11. 旭(xu4)
    12. 㤢(xu4)
同部首
    1. 整
    2. 敹
    3. 政
    4. 攺
    5. 敄
    6. 斃
    7. 敉
    8. 敔
    9. 敎
    10. 斁
    11. 敓
    12. 敾
同筆畫
    1. 悘
    2. 涼
    3. 猠
    4. 㪱
    5. 朘
    6. 郻
    7. 啘
    8. 堵
    9. 厠
    10. 堍
    11. 硭
    12. 啯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