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ēi

ㄅㄟ

部首 手

部外 9

總筆畫 12

背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3F9

左右結構

12121135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uxe

qlpb

dtrq

52027

拼音 bēi

注音 ㄅㄟ

部首 手 部外 9總筆劃 12

基本區 63F9筆順 121211352511

揹 基本解釋

● 揹

bēi ㄅㄟˉ


  1. 同「背」。負荷。如:揹槍;揹包袱。《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説罷,宣贊閉了眼,卯奴揹了。」

英語 carry things on one's back

【漢典】

揹 國語辭典

揹ㄅㄟbēi
動
  1. 負荷。如:「揹黑鍋」。同「背 」。

【漢典】
【未集下】【肉】 背·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背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揹”字頭,请參考“背”字。)
【未集下】【肉】 背·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唐韻】【韻會】補妹切【正韻】邦昧切,𠀤音輩。【說文】𦟝也。从肉北聲。【韻會】身北曰背。【玉篇】背脊。【正字通】身之隂也。【釋名】背,倍也,在後稱也。【易·艮卦】艮其背。【註】背者,無見之物也。

又手背。【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合灂若背手文。

又壽也。【爾雅·釋詁】背,壽也。【詩·大雅】黃耉台背。

又【魯頌】黃髮台背。【傳】台背,皆壽徵也。

又日旁氣也。【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註】孟康曰:皆日旁氣也。背形如背字也。如淳曰:凡氣向日爲抱,向外爲背。

又【玉篇】堂北曰背。【詩·衞風】焉得諼草,言樹之背。【傳】背,北堂也,又人名。【穀梁傳·成十年】衞侯之弟黑背,帥師侵鄭。

又【廣韻】【集韻】蒲昧切【正韻】步昧切,𠀤音旆。【廣韻】弃背。【集韻】違也。【正韻】棄也,孤負也,反面也。【詩·小雅】噂沓背憎。【書·太甲】旣往背師保之訓。【前漢·高帝紀】君爲秦吏,今欲背之。

又【五音集韻】奴對切,音內。義同。

又【韻補】叶音必。【詩·大雅】民之罔極,職涼善背。叶下克力。 【正韻】亦作偝倍。

【漢典】
【卷四】【肉】

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揹”字頭,请參考“背”字:)
【卷四】【肉】
《說文解字》

𦟝也。从肉北聲。補妹切

《說文解字注》

(背)脊也。𠦬部曰:脊,背吕也。然則脊者,背之一端,背不止於脊,如髀者股外,股不止於髀也。云背脊也,股髀也,文法正同。周易:艮其背。不獲其身。从肉北聲。補妹切。古音在一部。

【漢典】

揹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ei˥ 日语读音 SEOU

客家话 [宝安腔] boi5粤语 bui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揹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背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背(bei1)
    2. 杯(bei1)
    3. 鹎(bei1)
    4. 陂(bei1)
    5. 㽡(bei1)
    6. 鞞(bei1)
    7. 悲(bei1)
    8. 卑(bei1)
    9. 𠕩(bei1)
    10. 柸(bei1)
    11. 庳(bei1)
    12. 䎬(bei1)
同部首
    1. 挭
    2. 揮
    3. 拾
    4. 扙
    5. 捌
    6. 掦
    7. 㩨
    8. 擳
    9. 挂
    10. 摉
    11. 挢
    12. 擻
同筆畫
    1. 䐗
    2. 属
    3. 椥
    4. 渞
    5. 跎
    6. 睉
    7. 僃
    8. 喼
    9. 㑴
    10. 𠌘
    11. 缃
    12. 䅌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