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dān

dàn

dǎn

ㄉㄢ

ㄉㄢˋ

ㄉㄢˇ

部首 手

部外 5

總筆畫 8

繁體 擔

揭 撣 擔 笪 𥣲 𧭃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2C5

左右結構

121251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jgg

qam

dka

56010

拼音 dān dàn dǎn

注音 ㄉㄢ ㄉㄢˋ ㄉㄢˇ

部首 手 部外 5總筆劃 8

基本區 62C5筆順 12125111

常 標

担 基本解釋

● 担

dǎn ㄉㄢˇ 《廣韻》多旱切,上旱端。


  1. 拂;揩拭。後作「撣」。《玉篇•手部》:「担,拂也。」
  2. 同「笪」。①擊,打。《廣雅•釋詁三》:「担,擊也。」②姓。《集韻•緩韻》:「笪,姓。或从手。」

● 担

jiē ㄐ〡ㄝ 《集韻》丘傑切,入薛溪。月部。


  1. 同「揭」。舉。《集韻•𧀼韻》:「揭,舉也。或作担。」

● 担

(擔)

dān ㄉㄢ 又 dàn ㄉㄢˋ


  1. 同「擔」。清翟灝《通俗編•雜字》:「担,按:俗以此通擔負之擔。」按:今為「擔」的簡化字。

英語 carry, bear, undertake

法語 porter sur l'épaule,entreprendre,soutenir,être responsable de,charge,100 livres,1 picul

【漢典】

担 詳細解釋

見「擔」。

【漢典】

担 國語辭典

担
  1. 「擔 」的異體字。

【漢典】
【卯集中】【手】 担·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担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担·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唐韻】多旱切【集韻】黨旱切,𠀤音亶。與笡同。【玉篇】拂也。【博雅】擊也。

又【集韻】丘傑切,音朅。與揭通。舉也。【楚辭·遠遊】意恣睢以担撟。【朱子註】担撟,軒舉也。

【漢典】
【卷八】【人】

↳儋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担”字頭,请參考“儋”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何也。从人詹聲。都甘切

《說文解字注》

(儋)何也。儋俗作擔。古書或假檐爲之,疑又擔之誤耳。韋昭齊語注曰:背曰負,肩曰儋。任,抱也。何,揭也。按統言之則以肩以手以背以首皆得云儋也。从人詹聲。都甘切。八部。

【漢典】

担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Ąn˥; tĄn˥˧; tĄn˨˩˦ 日语读音 NINAU KATSUGU韩语罗马 TAN现代韩语 단越南语 đam đảm đẵn đắn đẵm tạ

粤语 daam1潮州话 dan1(taⁿ) dan3(tàⁿ)

近代音 中古音 端母 旱韻 上聲 亶小韻 多旱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曷部 ;王力系统:溪母 月部 ;

赣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担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担」 郭.緇.7     >「擔」 「担」 「担」
楚系簡帛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揭
撣
擔
笪
𥣲
𧭃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箪(dan1)
    2. 单(dan1)
    3. 郸(dan1)
    4. 鄲(dan1)
    5. 聃(dan1)
    6. 耼(dan1)
    7. 瘅(dan1)
    8. 丹(dan1)
    9. 殚(dan1)
    10. 聸(dan1)
    11. 甔(dan1)
    12. 勯(dan1)
    13. 弾(dan4)
    14. 瘅(dan4)
    15. 但(dan4)
    16. 誕(dan4)
    17. 禫(dan4)
    18. 憺(dan4)
    19. 疍(dan4)
    20. 澹(dan4)
    21. 儋(dan4)
    22. 诞(dan4)
    23. 窞(dan4)
    24. 噉(dan4)
    25. 胆(dan3)
    26. 䃫(dan3)
    27. 刐(dan3)
    28. 㔊(dan3)
    29. 黕(dan3)
    30. 膽(dan3)
    31. 抌(dan3)
    32. 䉞(dan3)
    33. 紞(dan3)
    34. 撣(dan3)
    35. 疸(dan3)
    36. 瓭(dan3)
同部首
    1. 挕
    2. 摇
    3. 捌
    4. 擃
    5. 擙
    6. 捞
    7. 㩆
    8. 㨟
    9. 擡
    10. 打
    11. 㩠
    12. 拮
同筆畫
    1. 毞
    2. 𠖅
    3. 岳
    4. 苪
    5. 刼
    6. 卖
    7. 郑
    8. 㳕
    9. 剀
    10. 㶦
    11. 拂
    12. 拨
初中古詩詞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蒲松龄《狼三则·其二》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蒲松龄《狼三则·其二》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宋·欧阳修 《卖油翁》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先秦·列御寇 列子《愚公移山》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