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ì

ㄙˋ

部首 寸

部外 3

總筆畫 6

䦙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BFA

上下結構

12112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fu

gdi

bds

40341

拼音 sì

注音 ㄙˋ

部首 寸 部外 3總筆劃 6

基本區 5BFA筆順 121124

常 通 標

寺 基本解釋

● 寺

sì ㄙˋ《廣韻》祥吏切,去志邪。之部。


  1. 官署;官舍。《説文•寸部》:「寺,廷也。」
  2. 佛教的廟宇。《魏書•釋老志》:「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舊式,村塢相屬,多有塔寺。」
  3. 指某些宗教供禮拜、講經的處所。《宋史•外國傳•高昌》:「復有摩尼寺,波斯僧各持其法,佛經所謂外道者也。」
  4. 通「持」。《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成法》:「除民之所害,而寺(持)民之所宜。」
  5. 通「恃」。《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德經》:「(生而)弗有也,為而弗寺也。」
  6. 姓。《萬姓統譜•真韻》:「寺,姓。以上俱見《姓譜》。」

● 寺

shì ㄕˋ《集韻》時吏切,去志禪。之部。


  1. 近侍。常指宦官。《詩•大雅•瞻卬》:「時維婦寺。」

英語 court, office; temple, monastery

德語 Kloster (S, Buddh)​,Tempel (S, Buddh)

法語 temple bouddhique,monastère,mosquée

【漢典】

寺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寺 sì

名

(1) (形聲。小篆字形,從寸,之聲。寸,與法度有關。本義:古代官署的名稱。秦以官員任職之所,通稱爲寺。

如:大理寺(職掌審覈刑獄案件))

(2) 同本義 [government house]

寺,廷也,有法度者也。——《說文》

寺,治也,官舍也。——《一切經音義》

寺,官舍也。——《三蒼 》

寺,官也。——《廣雅》。按,朝中官曹所止理事之處。

令騎奴還至寺門。——《漢書·何竝傳》。注:「諸官曹之所,通呼爲寺。」

城郭官寺。——《漢書·元帝紀》。注:「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

列寺七裏。——左思《吳都賦》

又如:寺正(大理寺正卿的略稱);寺舍(官舍。官署辦公的房子;佛教僧侶的房舍);寺庫(古時寺觀裏設的當鋪);寺省(古時中央行政機構「省」和「寺」的合稱);寺曹(九卿官署);寺署(官署);寺卿(九寺大卿的簡稱);寺棘(大理寺的別稱);寺丞(官署中的佐吏)

(3) 佛教的廟宇 [temple]

寺,漢西域白馬駝經來,初止於 鴻臚寺,遂取寺名,創置 白馬寺。——《廣韻》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五里,至湯寺,浴於湯池。——《徐霞客遊記·遊黃山記》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唐·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左忠毅公視學京畿,一日,風雪嚴寒,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寺宇(寺院);寺剎(寺和塔);寺主(主管佛寺事務的僧人);寺庵(僧和尼所居的寺廟);寺寢(祠廟的後殿)

(4) 某些宗教供禮拜、講經的處所 [monastery]。

如:禮拜寺;摩尼寺;特指伊斯蘭教禮拜講經的地方

清真寺

(5) 奄人,內監。古代皇宮內供使令的小臣 [eunuch]

未見君子,寺人之令。——《詩·秦風·車鄰》

匪教匪誨,時維婦寺。——《詩·大雅·瞻卬》

齊寺人 貂。——《左傳·僖公二年》

閽,門者也,寺人也。——《穀梁傳·襄公二十九年》

又如:寺人(太監,古代宮內供使的小臣,東漢後專指宦官)

(6) 姓

常用詞組


寺觀寺廟寺院
【漢典】

寺 國語辭典

寺ㄙˋsì
名
  1. 古代的官舍、官署。如:「大理寺」、「太常寺」。《說文解字·寸部》:「寺,廷也。」《新唐書·卷四十六·百官志一》:「其官司之別,曰省、曰臺、曰寺、曰監、曰衛、曰府,各統其屬,以分職定位。」

  2. 佛教的廟宇,僧人所居住的地方。如:「少林寺」、「善導寺」。唐·張籍〈野寺後池寄友〉詩:「佛寺連野水,池幽夏景清。」

  3. 宦官。如:「寺人」、「閹寺」。《洛陽伽藍記·卷一·昭儀尼寺》:「太后臨朝,閽寺專寵。」

【漢典】
【寅集上】【寸】 寺·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寺 《康熙字典》

【寅集上】【寸】 寺·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3

【廣韻】【集韻】【韻會】𠀤祥吏切,音嗣。【說文】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寸㞢聲。【徐曰】寸,法度也,守也。【釋名】寺,嗣也,官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也。【唐書·百官表】漢以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司農,少府爲九卿。後魏以來,卿名雖仍舊,而所蒞之局謂之寺,因名九寺。

又【漢書註】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

又漢明帝時,攝摩騰自西域白馬駝經來,初止鴻臚寺,遂取寺名,爲創立白馬寺。後名浮屠所居皆曰寺。

又宦寺。【詩·秦風】寺人之令。【傳】內小臣也。令,使也。

又【周禮·天官】掌王之內人及女宮之戒今。鄭註寺之言侍也。○按註疏蓋以侍釋寺義,非。轉音時吏切,讀若侍,《正譌》合寺、侍爲一,非。 【集韻】或作䦙。

 

【漢典】
【卷三】【寸】

寺 《說文解字》

【卷三】【寸】
《說文解字》

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寸之聲。祥吏切

《說文解字注》

(寺)廷也。廴部曰:廷,朝中也。漢書注曰:凡府庭所在皆謂之寺。釋名: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内。廣韵:寺者,司也。官之所止有九寺。按經典假寺爲侍。詩瞻卬傳曰:寺,近也。周禮注曰:寺之言侍也。凡禮、詩、左傳言寺人皆同。若漢西域白馬駝經來,初止於鴻臚寺,遂取寺名。初置白馬寺。此名之不正者也。有法度者也。从寸。考工記曰:市朝一夫。注云:方各百歩。知天子三朝,各方百歩其諸侯大夫之制未詳。歩必積寸爲之,言法度字多從寸。又部曰:度,法制也。𡳿聲。祥吏切。一部。

【漢典】

寺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sɿ˥˧ 唐代读音 *ziə̀日语读音 TERA韩语罗马 SA SI现代韩语 사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si4 [客英字典] sii5 cih5 [东莞腔] cu3 [梅县腔] se5 [陆丰腔] sii5 [沙头角腔] su3 [宝安腔] su3 [海陆腔] sii6 cih6 [台湾四县腔] sii5 cih5粤语 zi6潮州话 ri7 [潮阳]zi7

近代音 心母 支思韻 去聲 似小空;中古音 邪母 志韻 去聲 寺小韻 祥吏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咍部 ;王力系统:邪母 之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寺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寺」矢伯寺簋西周晚期集成4007 「寺」包2.266 「寺」睡.秦182 「寺」說文‧寸部 「寺」足臂灸經3     「寺」
  「寺」吳王光鑑春秋晚期集成10298       「寺」老子甲29      
  「寺」邾公牼鐘春秋晚期集成149       「寺」漢印徵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䦙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兕(si4)
    2. 㜦(si4)
    3. 似(si4)
    4. 儩(si4)
    5. 笥(si4)
    6. 孠(si4)
    7. 耛(si4)
    8. 䎣(si4)
    9. 祀(si4)
    10. 牭(si4)
    11. 㕽(si4)
    12. 驷(si4)
同部首
    1. 対
    2. 對
    3. 寸
    4. 寽
    5. 尌
    6. 尋
    7. 导
    8. 㝶
    9. 將
    10. 寻
    11. 專
    12. 㝴
同筆畫
    1. 㓞
    2. 奾
    3. 灱
    4. 匡
    5. 𠄧
    6. 朹
    7. 䢷
    8. 朻
    9. 邡
    10. 式
    11. 礽
    12. 问
初中古詩詞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清·纪昀 《河中石兽》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清·纪昀 《河中石兽》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宋·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唐·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唐·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