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未收錄“问”字頭,请參考“問”字。)
〔古文〕𠳅【唐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
𠀤聞去聲。【說文】訊也。【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詩·邶風】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又【爾雅·釋言】聘問也。【儀禮·聘禮】小聘曰問。【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聘曰問。
又【秋官·大行人】閒問以諭諸侯之志。【又】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
又【正字通】古謂遺曰問。【詩·鄭風】雜佩以問之。【傳】問,遺也。【禮·曲禮】凡以苞苴簞笥問人者。【左傳·哀二十六年】衛侯使以弓問子貢。
又訊罪曰問。【詩·魯頌】淑問如臯陶。【註】淑,善。問,訊囚也。
又命也。【左傳·莊八年】期戍,公問不至。【註】問,命也。
又姓。【廣韻】今襄州有之。【正字通】明問智,成化貢士。
又【正韻】與聞同,聲問也。【詩·大雅】宣昭義問。【又】亦不隕厥問。
【漢典】
问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問」。
甲骨文 | 金文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楷書 |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漢典】
小學古詩詞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唐·贾岛 《寻隐者不遇》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胡令能 《小儿垂钓》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 《清明》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先秦·列御寇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宋·王观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初中古詩詞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南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先秦·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论语》十二章》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唐·李商隐 《夜雨寄北》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