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ù

ㄩˋ

部首 口

部外 9

總筆畫 12

喩 諭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5BB

左右結構

25134125112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wgj

romn

joqk

68021

拼音 yù

注音 ㄩˋ

部首 口 部外 9總筆劃 12

基本區 55BB筆順 251341251122

次 通 標

喻 基本解釋

● 喻

yù ㄩˋ


  1. 比方:比~。譬~。
  2. 明白,瞭解:不言而~。家~戶曉。
  3. 說明,使人瞭解:曉~。~之以理。
  4. 姓。

英語 metaphor, analogy; example; like

德語 Allegorie, Sinnbild (S)​,Yu (Eig, Fam)​,jemanden über etwas in Kenntnis setzten

法語 métaphore,expliquer,illustrer,comprendre,savoir

【漢典】

喻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喻 yù

動

(1) (形聲。從口,俞聲。本義:告知,把情況通知某人。同「諭」)

(2) 同本義 [inform]

喻,告也。——《廣雅》

教之以利,而喻諸德者也。——《禮記·文王世子》

[灌嬰]乃留兵屯 滎陽,使使喻 齊王及諸侯與連和,以待 呂氏之變而誅之。——《史記》

(3) 曉喻;開導 [report]

前後告喻,曾無悛改。——《三國志》

又如:喻勉(開導勉勵);喻教(開導教育)

(4) 知曉;明白 [know]

君子喻於義。——《論語·里仁》。皇疏:「喻,曉也。」

單足以喻則單。——《荀子·正名》。注:「喻,曉也。」

以喻客意。——《後漢書·杜篤傳》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孟子·告子下》

又如:家喻戶曉;喻旨(知曉旨意);喻願(對某事明白並樂於爲之);喻以利害;勸喻;不可以理喻

(5) 比喻 [raw an analogy]

罕譬而喻。——《禮記·學記》

王好戰,請以戰喻。——《孟子·梁惠王上》

不足以喻其美。——《警世通言》

又如:喻名(比稱;形容);喻爲「生物樹」

【漢典】

喻 國語辭典

喻ㄩˋyù
動
  1. 告知、說明。如:「曉喻」、「告喻」。《淮南子·脩務》:「曉然意有所通於物,故作書以喻意,以為知者也。」《史記·卷五二·齊悼惠王世家》:「乃留兵屯滎陽,使使喻齊王及諸侯,與連和,以待呂氏之變而共誅之。」通「諭」。

  2. 知道、明白。如:「家喻戶曉」、「不言而喻」。唐·白居易〈秦中吟·買花〉:「低頭獨長歎,此歎無人喻。」

  3. 比方。如:「比喻」、「譬喻」。漢·王充《論衡·自紀》:「何以為辯?喻深以淺;何以為智?喻難以易。」

名
  1. 姓。如宋代有喻樗。

【漢典】
【丑集上】【口】 喩·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喩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喻」字頭,请參考「喩」字。)
【丑集上】【口】 喩·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廣韻】羊戍切【集韻】【韻會】兪戍切,𠀤音裕。【玉篇】曉也。【廣韻】本作諭。譬諭也,諫也。【禮·文王世子】入則有保,出則有師,是以敎喩而德成也。

又【學記】可謂善喩矣。【論語】君子喩於義,小人喩於利。【史記·吳王濞傳】不敢自外,使喩其驩心。

又姓。【廣韻】喩音樹,豫章人。

又【集韻】容朱切,音兪。嘔喩,和悅貌。【前漢·王褒傳】嘔喩受之。

又【集韻】一曰嗙喩,歌也。

【漢典】
【卷三】【言】

↳諭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喻」字頭,请參考「諭」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告也。从言俞聲。羊戍切

《說文解字注》

(諭)告也。凡曉諭人者,皆舉其所易明也。周禮掌交注曰:諭,告曉也。曉之曰諭,其人因言而曉亦曰諭。諭或作喻。从言俞聲。羊戎切。四部

【漢典】

喻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y˥˧ 唐代读音 iò日语读音 SATOSU SATORU TATOERU韩语罗马 YU越南语 dụ

客家话 [陆丰腔] ji5 [梅县腔] ji5 [宝安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4粤语 jyu6

近代音 中古音 喻以母 遇韻 去聲 裕小韻 羊戍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侯部 ;王力系统:餘母 侯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喻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諭」。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喻」熹.論語.里仁     「喻」
          「喻」魏受禪表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喩
諭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芋(yu4)
    2. 㮋(yu4)
    3. 谕(yu4)
    4. 芌(yu4)
    5. 鈺(yu4)
    6. 域(yu4)
    7. 䁌(yu4)
    8. 䴁(yu4)
    9. 䨁(yu4)
    10. 御(yu4)
    11. 𠄛(yu4)
    12. 欥(yu4)
同部首
    1. 㗢
    2. 噘
    3. 嚋
    4. 嚟
    5. 㗀
    6. 嘶
    7. 吒
    8. 㘖
    9. 唗
    10. 喹
    11. 啜
    12. 哐
同筆畫
    1. 琸
    2. 期
    3. 琫
    4. 婹
    5. 锑
    6. 䧴
    7. 萻
    8. 椞
    9. 筁
    10. 飫
    11. 傔
    12. 鄑
初中古詩詞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