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口,俞声。本义:告知,把情况通知某人。同“谕”)
(2) 同本义 [inform]
喻,告也。——《广雅》
教之以利,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
[灌婴]乃留兵屯 荥阳,使使喻 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 吕氏之变而诛之。——《史记》
(3) 晓喻;开导 [report]
前后告喻,曾无悛改。——《三国志》
又如:喻勉(开导勉励);喻教(开导教育)
(4) 知晓;明白 [know]
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皇疏:“喻,晓也。”
单足以喻则单。——《荀子·正名》。注:“喻,晓也。”
以喻客意。——《后汉书·杜笃传》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
又如:家喻户晓;喻旨(知晓旨意);喻愿(对某事明白并乐于为之);喻以利害;劝喻;不可以理喻
(5) 比喻 [raw an analogy]
罕譬而喻。——《礼记·学记》
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梁惠王上》
不足以喻其美。——《警世通言》
又如:喻名(比称;形容);喻为“生物树”
【漢典】
喻 國語辭典
動
-
告知、說明。如:「曉喻」、「告喻」。《淮南子·脩務》:「曉然意有所通於物,故作書以喻意,以為知者也。」《史記·卷五二·齊悼惠王世家》:「乃留兵屯滎陽,使使喻齊王及諸侯,與連和,以待呂氏之變而共誅之。」通「諭」。
-
知道、明白。如:「家喻戶曉」、「不言而喻」。唐·白居易〈秦中吟·買花〉:「低頭獨長歎,此歎無人喻。」
-
比方。如:「比喻」、「譬喻」。漢·王充《論衡·自紀》:「何以為辯?喻深以淺;何以為智?喻難以易。」
名
-
姓。如宋代有喻樗。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