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fǔ

miăn

ㄈㄨˇ

ㄇ〡ㄢˇ

部首 人

部外 7

總筆畫 9

俯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4FDB

左右結構

323525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qkq

onau

nrjr

27212

拼音 fǔ miăn

注音 ㄈㄨˇ ㄇ〡ㄢˇ

部首 人 部外 7總筆劃 9

基本區 4FDB筆順 323525135

俛 基本解釋

● 俛

fǔ ㄈㄨˇ《集韻》匪父切,上麌非。侯部。


  1. 同「俯」。屈身;低頭。《周禮•考工記•矢人》:「前弱則俛,後弱則翔。」

● 俛

miăn ㄇ〡ㄢˇ《廣韻》亡辨切,上獮明。元部。


  1. 通「勉」。努力;勤勉。《禮記•表記》:「俛焉日有孳孳。」

英語 make effort, endeavor; to lower the head

德語 ermahnen

法語 exhorter

【漢典】

俛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俛 fǔ

動

(1) (俯的異體字)

(2) 同「俯」。屈身;低頭 [bend]

前弱則俛。——《考工記·矢人》

又如:俛伏(彎下身子);俛仰(低頭擡頭);俛拾仰取(形容極其勤勞節儉);俛眄(斜着眼向下看);俛首(低頭)

(3) 舊時對上級或尊長的敬詞 [submit to]。

如:俛附(屈從依附);俛起(身處卑屈的地位而奮起);俛詘(委屈)

(4) 另見 miǎn

常用詞組


俛首

其它字義


◎ 俛 miǎn

形

(1) 通「勉」。勤勉 [diligent]

誠其道也,不敢不俛焉以盡其力。——虞集《新昌川重修儒學宣聖廟記》

又如:僶俛(黽俛。努力,勉力)

【漢典】

俛 國語辭典

俛ㄈㄨˇfǔ
動
  1. 低頭。《文選·賈誼·過秦論》:「百越之君,俛首係頸,委命下吏。」《文選·曹植·雜詩六首之四》:「俛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同「俯 」。

俛ㄇㄧㄢˇmiǎn
形
  1. 勤勞、努力。《禮記·表記》:「俛焉日有孳孳,斃而后已。」同「勉 」。

【漢典】
【子集中】【人】 俛·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7

俛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俛·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7

【集韻】同俯頫。【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前弱則俛。【前漢·鼂錯傳】在俛仰之閒耳。【註】師古曰:俛卽俯。

又【賈誼·過秦論】頫首。【史記】作俛首,俯仰。【史記】作頫仰。音義𠀤同。

又【集韻】【韻會】𠀤美辨切,音免。義同。

又與勉同。【禮·表記】俛焉日有孳孳。【註】俛焉,勤勞貌。

又【陸機·文賦】有無僶俛。

【漢典】
【卷九】【頁】

↳頫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俛”字頭,请參考“頫”字:)
【卷九】【頁】
《說文解字》

低頭也。从頁,逃省。太史卜書,頫仰字如此。楊雄曰:人面頫。 俛,頫或从人免。方矩切〖注〗臣鉉等曰:頫首者,逃亡之皃,故从逃省。今俗作俯,非是。

《說文解字注》

(頫)低頭也。低當作氐。西京賦:伏櫺檻而頫聽,聞雷霆之相激。薛綜曰:頫,低頭也。上林賦:頫杳眇而無見。李善引聲類。頫古文俯字。从𩑋,逃省。逃者多媿而俯,故取以會意。从逃猶从兔也。匡謬正俗引張揖古今字詁云。頫今之俯俛也。葢俛字本从免。俯則由音誤而製。用府爲聲。字之俗而謬者。故許書不録。俛,舊音無辨切。頫,玉篇音靡卷切。正是一字一音。而孫強輩增說文音俯四字,不知許正讀如免耳。古音在十三、十四部之閒。大徐云方矩切者,俗音也。大史卜書,頫仰字如此,卜或作公,誤。匡謬正俗引正作卜。漢藝文志蓍龜十五家四百一卷,大史卜書當在其內。言此者,以正當時多作俛俯非古也。楊雄曰:人面頫。此葢摘取楊所自作訓纂篇中三字。以證从𩑋之意。頫本謂低頭。引伸爲凡低之偁。

(俛)頫或从人免。匡謬正俗引及小徐皆作俗頫字。篆體或改作俛。解作从人兔,以从兔聲而讀同俯爲龤。不知舊讀同免。過秦論:俛起阡陌之中。李善引漢書音義。音免。史記倉公傳,不可俛仰。音免。龜策,列傳首俛。索隱正義皆音免。玄應書㒳云俛仰,無辨切。廣韵俛亡辨切。俯俛也。玉篇人部俛無辨切。俯俛也,此皆俛之正音。而表記俛焉日有孶孶,釋文音勉。毛詩黽勉,李善引皆作僶俛。俛與勉同音。故古假爲勉字。古無讀俛如府者也,頫音同俛。

【漢典】

俛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fu˨˩˦ 唐代读音 *biǒ biǒ myɛ̌n日语读音 FUSERU韩语罗马 MYEN现代韩语 면

粤语 fu2 min5

近代音 明母 先天韻 上聲 沔小空;中古音 明母 獮韻 上聲 免小韻 亡辨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寒部 ;王力系统:明母 元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俛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頫」 說文‧頁部「俛」
「俛」 說文或體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頫(fu3)
    2. 䯽(fu3)
    3. 蜅(fu3)
    4. 拊(fu3)
    5. 䌗(fu3)
    6. 柎(fu3)
    7. 俯(fu3)
    8. 脯(fu3)
    9. 䡍(fu3)
    10. 䋨(fu3)
    11. 蚥(fu3)
    12. 䫍(fu3)
    13. 䩄(mian3)
    14. 㻰(mian3)
    15. 偭(mian3)
    16. 免(mian3)
    17. 緬(mian3)
    18. 㤁(mian3)
    19. 澠(mian3)
    20. 汅(mian3)
    21. 靦(mian3)
    22. 葂(mian3)
    23. 鮸(mian3)
    24. 渑(mian3)
同部首
    1. 侏
    2. 傑
    3. 働
    4. 𠏺
    5. 侳
    6. 𠑯
    7. 傁
    8. 仢
    9. 㒀
    10. 𠐊
    11. 儇
    12. 俹
同筆畫
    1. 郛
    2. 狟
    3. 㹫
    4. 殄
    5. 洞
    6. 㝖
    7. 钙
    8. 㫢
    9. 𠄰
    10. 眍
    11. 氟
    12. 䣅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