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ù

ㄐㄩˋ

部首 工

部外 1

總筆畫 4

巨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A U+382A

上下结构

12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ghd

mym

bia

10101

拼音 jù

注音 ㄐㄩˋ

部首 工 部外 1總筆劃 4

統一碼 382A筆順 1211

㠪 基本解釋

英語 ancient form of 五 'five'

© 漢典
【寅集中】【工】 㠪·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1

㠪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工】 㠪·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1

【篇海】同𢀑。

© 漢典
【卷五】【工】

巨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㠪”字頭,請參考“巨”字:)
【卷五】【工】
『說文解字』

規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榘,巨或从木、矢。矢者,其中正也。𢀓,古文巨。其呂切文四 重三

『說文解字注』

(巨)規巨也。周髀筭經曰。圜出於方。方出於矩。矩出於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爲句廣三。股脩四。徑隅五。旣方其外。半之一矩。環而共盤。得成三四五。㒳矩共長二十有五。是謂積矩。用矩之道。平矩以正繩。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測湥。臥矩以知遠。環矩以爲圓。合矩以爲方。方屬地。圓屬天。天圓地方。方數爲典。以方出圓。按規矩二字猶言法度。古不分別。規圜矩方者、圜出於方。圜方皆出於矩也。夫部曰。規、有法度也。不言圜曰規。考工記。斬轂之道必矩其陰陽。注。矩謂刻識之也。凡識其廣長曰矩。故凡有所刻識皆謂之矩。从工。象手持之。謂也。其吕切。五部。按後人分別巨、大也。矩、法也、常也。與說文字異。其吕切、唐韵也。廣韵作矩、榘。入九麌。俱雨切。又云。說文又其吕切。此出說文音隱。


(榘)巨或从木矢。矢者其中正也。矢部曰。有所長短。以矢爲正。按今字作矩省木。


(𢀓)古文巨。此爲象手持之。小篆變之。取整齊耳。大學。絜矩之道。注云。矩或作巨。此古文之遺也。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蚷(ju4)
    2. 窶(ju4)
    3. 拠(ju4)
    4. 埾(ju4)
    5. 遽(ju4)
    6. 跙(ju4)
    7. 懼(ju4)
    8. 炬(ju4)
    9. 勮(ju4)
    10. 㜘(ju4)
    11. 寠(ju4)
    12. 鮔(ju4)
同部首
    1. 巯
    2. 巰
    3. 㠮
    4. 左
    5. 㠭
    6. 巪
    7. 巫
    8. 㠫
    9. 巭
    10. 巩
    11. 工
    12. 差
同筆畫
    1. 殳
    2. 刈
    3. 𠔿
    4. 丹
    5. 欠
    6. 仂
    7. 兮
    8. 㐧
    9. 片
    10. 廿
    11. 水
    12. 𠃖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