馘 基本解释
馘 详细解释
馘 國語辭典
动
古代战争时割取敌人左耳以献功。《左传·宣公二年》:「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唐·太宗〈令诸州刬削京观诏〉:「锋刃之下,恣情翦馘。」
名
被割下的左耳。《诗经·鲁颂·泮水》:「矫矫虎臣,在泮献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献俘授馘,饮至大赏。」
名
脸面。《庄子·列御寇》:「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
© 汉典
馘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 金文 | 說文 | 楷書 |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