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辵

部外 11

總筆畫 15

報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85A6

左下包圍結構

34432511132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ejap

ybat

wpke

部首 辵 部外 11總筆劃 14

擴展B 285A6筆順 34432511132454

𨖦 基本解釋

● 𨖦


  1. 同「報」。
【漢典】
【丑集中】【土】 報·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報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𨖦」字頭,请參考「報」字。)
【丑集中】【土】 報·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唐韻】博耗切【集韻】【韻會】博號切,𠀤保去聲。復也,酬也,答也。【詩·鄭風】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禮·郊特牲】報本反始。【註】謝其恩之謂報,歸其功之謂反。【史記·范睢傳】睚睚之怨必報。

又告也。【前漢·吳王傳】無文書,口報。【天寶遺事】新進士及第,以泥金書帖子,附家書中,用報登科之喜。

又猶合也。【禮·喪服小記】下殤小功帶澡麻,不絕本,詘而反以報之。

又論囚曰報。【前漢·張湯傳】爰書論訊鞫報。

又下婬上曰報。【左傳·宣三年】鄭文公報鄭子之妃曰𨻰嬀。【註】鄭子,文公叔父子儀也。【漢律】婬季父之妻曰報。

又與赴通。【禮·喪服小記】報葬者報虞。【註】報,讀爲赴,急疾之義。虞以安神,不可緩也。 本作𡙈。

【漢典】
【卷十】【幸】

↳報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𨖦」字頭,请參考「報」字:)
【卷十】【幸】
《說文解字》

當罪人也。从幸从𠬝。𠬝,服罪也。博号切

《說文解字注》

(報)當辠人也。司馬彪百官志曰:廷尉掌平獄,奏當所應。凡郡國讞疑罪,皆處當以報。史記張釋之列傳曰:廷尉奏當,一人犯蹕,當罰金。又曰:廷尉當。是也。又路溫舒上書曰:奏當之成。司馬貞引崔浩云:當謂處其罪也。按當者,漢人語。報,亦漢人語。漢書張湯傳曰:訊鞫論報。蘇林注蘇建傳曰:報,論也。斷獄爲報,是則處分其罪以上聞曰奏當,亦曰報也。引申爲報白,爲報復。又叚爲赴疾之赴。見少儀、喪服小記。今俗云急報是也。从㚔从𠬝。㑹意。博号切。古音在三部。今隷作報。𠬝,服辠也。𠬝見又部,音服,治也。小徐作㞋,音展,誤甚。此説从𠬝之意。以今字今言通之也。

【漢典】

𨖦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報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迀
    2. 逥
    3. 迎
    4. 遢
    5. 这
    6. 遟
    7. 込
    8. 遮
    9. 䢒
    10. 䢖
    11. 道
    12. 遼
同筆畫
    1. 罳
    2. 㜖
    3. 睾
    4. 䣉
    5. 㟺
    6. 䍳
    7. 䦘
    8. 䍲
    9. 憈
    10. 寧
    11. 䍴
    12. 鄲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