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艸

部外 16

總筆畫 20

菹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709A

上下結構

12123112522511125221

五筆

倉頡

鄭碼

arml

tomt

emll

部首 艸 部外 16總筆劃 19

擴展B 2709A筆順 12123112522511125221

𧂚 基本解釋

● 𧂚


  1. 「菹」的訛字。
【漢典】
【申集上】【艸】 𧂚·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6

𧂚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𧂚·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6

【集韻】同菹。【說文解字】𦼬或从缶。

【漢典】
【】【】

𧂚 《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或从缶。案二篆今本從皿。李燾本注或從血。五篇血部有𧗎𧂚二字。玉篇血部𧗎字下引周禮醯人七𧗎。菹或從血者。鄭君菜肉通稱之說是也。從缶者、謂鬱諸器中乃成也。菹醢通稱。故血部云𧗎、醢也。此艸部𧗎𧂚二字葢後人增之。
【漢典】

𧂚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菹」說文‧艸部 「菹」武威簡.有司8 「𧂚」
「𦼬」說文或體 「菹」漢印徵
「𧂚」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菹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荆
    2. 蒏
    3. 荎
    4. 芘
    5. 茌
    6. 䒔
    7. 蔽
    8. 草
    9. 荝
    10. 蓹
    11. 䓚
    12. 䔻
同筆畫
    1. 藺
    2. 髆
    3. 櫤
    4. 趭
    5. 壛
    6. 䯪
    7. 䴽
    8. 鬍
    9. 簵
    10. 氌
    11. 攇
    12. 瀗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