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网

部外 2

總筆畫 7

蜀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276

上下結構

2522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lqb

wlp

lkry

部首 网 部外 0總筆劃 7

擴展B 26276筆順 2522135

𦉶 基本解釋

● 𦉶


  1. 同「蜀」。
【漢典】
【申集中】【虫】 蜀·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蜀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𦉶」字頭,请參考「蜀」字。)
【申集中】【虫】 蜀·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唐韻】市玉切【集韻】殊玉切,𠀤音屬。【說文】葵中蠶也。【淮南子·說林訓】蠶與蜀狀相𩔖,而愛憎異也。【詩·豳風】蜎蜎者蠋。本作蜀。詳蠋字註。

又獸名。【山海經】杻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其文如虎,名曰鹿蜀。佩其皮尾,宜子孫。

又【韻會】雞大者謂之蜀雞。

又巴蜀,地名。秦置蜀郡,卽益州地。

又【爾雅·釋山】獨者,蜀。【疏】山之孤獨者名蜀。

又【字彙補】祠器也。【管子·形勢篇】抱蜀不言而廟堂旣脩。

又同睽,見《歸藏易》。【楊愼曰】蠲字從蜀爲聲,音圭,則蜀固有圭音矣。

【漢典】
【卷十三】【虫】

↳蜀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𦉶」字頭,请參考「蜀」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葵中蠶也。从虫,上目象蜀頭形,中象其身蜎蜎。《詩》曰:“蜎蜎者蜀。”市玉切

《說文解字注》

(蜀)葵中蠶也。葵爾雅釋文引作桑。詩曰。蜎蜎者蠋。蒸在桑野。似作桑爲長。毛傳曰。蜎蜎、蠋皃。蠋、桑蟲也。傳言蟲、許言蠶者、蜀似蠶也。淮南子曰。蠶與蜀相類、而愛僧異也。桑中蠹卽蝤蠐。从虫。上目象蜀頭形。中謂勹。象其身蜎蜎。市玉切。三部。詩曰。蜎蜎者蜀。豳風文。今左旁又加虫。非也。

【漢典】

𦉶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𦉶」明2330合6861 「𦉶」
甲骨文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蜀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䍟
    2. 䍓
    3. 䍖
    4. 䍣
    5. 䍞
    6. 䍑
    7. 䍘
    8. 䍤
    9. 䍝
    10. 䍙
    11. 䍗
    12. 䍔
同筆畫
    1. 苄
    2. 沎
    3. 弄
    4. 伶
    5. 赤
    6. 镸
    7. 杄
    8. 杒
    9. 禿
    10. 迗
    11. 沄
    12. 㘨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