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山

部外 11

總筆畫 14

崋 華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1F00

上下結構

25234343434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mwwh

uooq

llob

部首 山 部外 11總筆劃 14

擴展B 21F00筆順 25234343434112

𡼀 基本解釋

● 𡼀


  1. 同「崋(華)」。《篇海類編•地理類•山部》:「𡼀,與崋同。」
【漢典】
【寅集中】【山】 崋·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崋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𡼀」字頭,请參考「崋」字。)
【寅集中】【山】 崋·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古文〕𡼙【廣韻】戸花切【集韻】【韻會】【正韻】胡瓜切,𠀤音華。【說文】西嶽名。在弘農華隂西南。从山,華省聲。【白虎通】西嶽爲崋山者,崋之爲言穫也,言萬物成熟,可以得穫也。【山海經】大崋山,削成而四方,高千仞,廣十里。【註】今山上大下小,峭峻也。通作華。【華山記】山頂有池,生千葉蓮,服之羽化,因曰華山。

又有小華山,卽少華也。【張衡·西京賦】綴以二華。【註】本一山,河神劈之,以通河流,分爲二。

又州名。後魏雍州,西魏崋州。

又姓。

又【玉篇】【廣韻】戸化切【集韻】胡化切,𠀤音樺。義同。◎按《書·禹貢》西至于太崋。陸德明讀如字,又音戸化切。

又《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註胡瓜、胡化二切,今皆讀去聲。 【正字通】本作𡼙,俗作崋。

【漢典】
【卷九】【山】

𡼀 《說文解字》

【卷九】【山】
《說文解字》

山,在弘農華陰。从山,華省聲。胡化切

《說文解字注》

(𡼀)崋山也。在弘農華陰。地理志:京兆尹華陰,大華山在南,豫州山。郡國志:弘農郡華陰,故屬京兆。有大華山,漢之華陰,今陜西同州府華陰縣是其地,泰華山在縣南十里,卽西嶽也。从山𠌶聲。各本作𦻏省聲。今正,𦻏卽𠌶聲也。胡化切。古音在五部。按西嶽字各書皆作華,華行而崋廢矣,漢碑多有从山者。

【漢典】

𡼀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崋」說文‧山部 「崋」縱橫家書132 「𡼀」
「崋」漢印徵
「崋」漢印徵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崋
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華(hua4)
    2. 劃(hua4)
    3. 华(hua4)
    4. 嬅(hua4)
    5. 夻(hua4)
    6. 譮(hua4)
    7. 諙(hua4)
    8. 话(hua4)
    9. 繣(hua4)
    10. 摦(hua4)
    11. 崋(hua4)
    12. 婳(hua4)
同部首
    1. 㟖
    2. 嵣
    3. 峥
    4. 嵍
    5. 㞹
    6. 崾
    7. 嶄
    8. 嵤
    9. 峊
    10. 峕
    11. 嶛
    12. 屺
同筆畫
    1. 㥷
    2. 輐
    3. 魠
    4. 槀
    5. 霁
    6. 碶
    7. 䟷
    8. 踌
    9. 䎦
    10. 嗾
    11. 閧
    12. 漖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