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人

部外 6

總筆畫 8

媵 𠈫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022A

左右結構

3243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wudy

otk

nugd

部首 人 部外 6總筆劃 8

擴展B 2022A筆順 32431134

𠈪 基本解釋

● 𠈪


  1. 同「媵」。

● 𠈪


  1. 〈古壯字〉讀音gvan,丈夫:雙僂𫩏~妑。我倆結為夫妻。
【漢典】
【丑集下】【女】 媵·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媵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𠈪」字頭,请參考「媵」字。)
【丑集下】【女】 媵·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以證切,音孕。【說文】送也。【釋文】古者同姓娶夫人,則同姓二國媵之。【釋名】三品曰姬,五品曰媵。【左傳·成八年】凡諸侯嫁女,同姓媵。

又飮爵亦曰媵。【儀禮·燕禮】主人媵爵于賓。【註】先飮一爵,後一爵從之也。

又凡送皆曰媵。【楚辭·九歌】波滔滔兮來迎,魚鱗鱗兮媵子。

又寄物爲媵。本作𦩩。【揚子·方言】𦩩,寄也。从月。俗从月,非。 一作𠊶。月字从冂內冫。

【漢典】
【】【】

𠈪 《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送也。𠈪今之媵字。釋言曰。媵、將、送也。周易。媵口說也。虞曰。媵、送也。燕禮。大射。媵觚于賓。鄭注。媵、送也。九歌曰。魚隣隣兮媵予。王注。媵、送也。送爲媵之本義。以姪娣送女乃其一耑耳。公羊傳曰。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姪娣從。是也。今義則一耑行而全者廢矣。从人。灷聲。今形从女者、由一耑之義獨行故也。灷、許書無此字。而送𠈪朕皆用爲聲。此亦許書奪屚之一也。以證切。六部。朕送二字古音當亦在六部也。吕不韋曰。有侁氏㠯伊尹𠈪女。吕氏春秋孝行覽本味篇曰。湯於是請取婦爲婚。有侁氏喜。以伊尹爲媵送女。爲送二字。乃後人所𡚶增。許所據不如是。凡許引吕氏春秋。皆直書吕不韋曰。此與爝下是也。惡其人也。古文㠯爲訓字。訓與𠈖音部旣相距甚遠。字形又不相似。如疋足、屮艸、丂亏之比。今按訓當作揚。由揚譌詠。由詠復譌訓。始則聲誤。終則字誤耳。檀弓。杜蕢洗而揚觶。注云。舉爵於君也。禮揚作媵。揚、舉也。媵、送也。揚近得之。據此知禮經作媵。記作揚。媵爲古文揚字。燕禮。媵觚於賓。注云。讀或爲揚。葢禮家舊讀媵爲揚。許亦用禮家舊讀說也。若今文禮媵作騰。騰正與揚義協。
【漢典】

𠈪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㑞」季宮父簠西周晚期集成4572 「㑞」說文‧人部 「媵」熹.春秋.成十年 「𠈪」
「媵」匚君壺春秋集成9680 「媵」華芳墓志陰
金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媵
𠈫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俋
    2. 俣
    3. 俶
    4. 僓
    5. 㑄
    6. 偫
    7. 休
    8. 化
    9. 佚
    10. 仜
    11. 㒤
    12. 㐿
同筆畫
    1. 狙
    2. 欥
    3. 祇
    4. 抯
    5. 拕
    6. 软
    7. 拖
    8. 枣
    9. 拐
    10. 㣌
    11. 肪
    12. 炅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