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
- 看守住,護着不讓受損害或喪失:~衛。~管。~健。~障。~密。明哲~身。朝不~夕(早晨保不住晚上會發生什麼情況。形容形勢危急)。
- 維持原狀,使不消失或減弱:~持。~潔。~質。~墒。
- 負責:~證。~薦。~修。~險。確~。擔~。
- 舊時戶口的一種編制,若干甲爲一保。
- 舊稱傭工:酒~(酒店服務人員)。傭~。
- 姓。
英語 protect, safeguard, defend, care
德語 schützen, beschützen (V)
法語 défendre,protéger,préserver,entretenir,conserver,garantir,se porter garant de qqn,maintenir,garder,assurer
保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動
(1) (會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寫作從「人」從「子」。後來爲了結構的對稱,小篆變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見義了。本義:背子於背)
(2) 同本義 [carry on one's back]
負子於背謂之保,引申之,則負之者爲保;更引申之,則有保養之義。然則保本象負子於背之義,許君誤以爲形聲,遂取養之義當之耳。—— 唐蘭《殷墟文字記》
(3) 護養;育 [bring up]
保,養也。——《說文》
若保赤子。——《書·康誥》
保抱攜持厥婦子。——《書·召誥》
長之養之,如保赤子。——《荀子·議兵》
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孟子·藤文公上》
又如:保艾(安養;養育);保赤(撫育幼孩)
(4) 保佑 [bless and protect]
天地格保。——《書·召誥》
又如:保佐(保佑;佐助);保禳(祈禱消除災禍)
(5) 保護;保全;守住 [protect;defend;guard]
父子相保全。——《淮南子·人間訓》
少有強者不可保。——唐· 韓愈《祭十二郎文》
有朕位幾不保。——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又如:保鑾(保護天子的親近衛士);保固(保衛固守);保身(保全身體)
(6) 保持 [keep;preserve;maintain]
至今保藏。——沈括《夢溪筆談》
又如:保值(保持價值);保光(保持併發揚光大)
(7) 保證;擔保 [guarantee;ensure]
保爲將軍破之。——《資治通鑑》
又如:保修(保養修理);旱澇保收;保官(擔任保護職能的官員)
(8) 佔有;擁有 [possess]
雖慈父不能保其子。——晁錯《論貴粟疏》
又如:保據(佔據);保寧(保有並使之安寧)
(9) 保舉;保薦 [recommend]
都保你二位做大官。——《水滸傳》
又如:保題議敘(寫奏本保薦有功人員);保題(向上推薦);保案(保舉下屬的文件)
(10) 依靠;仗持 [depend on]
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於是乎得人。——《左傳·僖公二十年》
又如:保山(依山固守);保棲(據山以守)
詞性變化
名
(1) 保育幼兒的婦女 [nurse]
國君世子生,…保受,乃負之。——《禮記·內則》
(2) 通「緥」。保護嬰兒的包裹衣 [swaddling clothes]
夫知保抱攜持厥婦子。——《書·召誥》
措之於參保介之御間。——《禮記·月令》
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後漢書·桓鬱傳》
(3) 作保證的人 [guarantor]
然後導以取保。——清· 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作保;覓保;保山(媒人;保人);保中(在債務關係中居中擔保的人)
(4) 服務人員 [owner]。
如:酒保
(5) 宋以後地方實行保甲制,若干甲作一保 [bao]。
如:保正甲長(一保之頭叫「保正」;一甲之長叫「甲長」)
(6) 小城(此義後來寫作「堡」) [small city]
南山是保。——《詩·大雅·崧高》
焚我郊保。——《左傳·襄公八年》
戰於郎。 公叔禺人遇負杖入保者息。——《禮記·檀弓下》
所過之邑(城市),大國守城,小國入保。——《莊子·盜跖》
(7) 通「寶」。珍貴之物 [treasure]
展九鼎保玉。——《史記·周本紀》
其形雖有所小用哉然未可以保於周室之九鼎也。——《淮南子·俶真》
(8) 姓
常用詞組
保 國語辭典
-
養護、守衛、不使受損。如:「保護」、「保衛」、「保健」、「保全」。《詩經·大雅·崧高》:「南土是保。」
-
承擔、負責。如:「保荐」、「保險」。《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
-
仗恃。《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
-
妥為收藏。《黃帝內經素問·卷三·靈蘭祕典論》:「黃帝乃擇吉日良兆而藏靈蘭之室以保焉。」
-
舉薦。《三國演義·第九三回》:「叡曰:『卿自舉之。』真乃保太原陽曲人──姓郭,名淮。」
-
責任保證。如:「人保」、「鋪保」。
-
伙計、傭工。如:「酒保」。
-
職官名。即太保。古時三公之一,管理皇宮裡的教育。《書經·君奭·序》:「召公為保,周公為師。」
-
舊時地方的組織:➊ 基層組織,五家為保。➋ 參見「保甲法 」條。
-
姓。如明代有保睿,清代有保希賢。
注解:〔古文〕𤔍
𡥀
𠊻【廣韻】【集韻】【韻會】補抱切【正韻】補道切,
𠀤音寶。安也。【周禮•天官】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五曰保庸。【註】保庸,安有功者。
又恃也,守也。
又【禮•月令】四鄙入保。【註】小城曰保。
又都邑之城曰保。
又任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爲比,使之相保。【註】保猶任也。
又全之也,佑也。【書•召誥】天迪格保。【註】格正夏命而保佑之。
又【詩•小雅】天保定爾,亦孔之固。
又【說文】養也。【增韻】抱也。【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禮•文王世子】入則有保,出則有師。【前漢•宣帝紀】嘗有阿保之功。【註】阿,倚也。保,養也。【賈誼傳】保者,保其身體。
又【史記•欒布傳】窮困賃傭於齊,爲酒家保。【註】酒家作保傭也。
又姓。【呂氏春秋】楚保申,爲文王傅。
又與褓緥𠀤通。【禮•月令】保介之御閒。【註】猶衣也。保卽
𣚦褓。
又叶博古切,音補。【易林】東南其戶,風雨不處。燕婉仁人,父子相保。
又叶博效切,音報。【詩•大雅】無射亦保。叶上廟。
保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ɑu˨˩˦ 唐代读音 bɑǔ日语读音 TAMOTSU YASUNJIRU韩语罗马 PO现代韩语 보越南语 bảo
客家话 [梅县腔] bau3 [海陆腔] bo3 bau3 [客英字典] bau3 [陆丰腔] bo3 [客语拼音字汇] bau3 bo3 [台湾四县腔] bo3 bau3 [沙头角腔] bau3 [东莞腔] bau3 [宝安腔] bau3粤语 bou2潮州话 bo2 bao2 (pó páu)
近代音 幫母 蕭豪韻 上聲 寶小空;中古音 幫母 晧韻 上聲 寶小韻 博抱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蕭部 ;王力系统:幫母 幽部 ;
保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