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齗
- 〔齗齗〕①露齒貌。單用義同。《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玄熊舑舕以齗齗,却負載而蹲跠。」②爭辯。《集韻•山韻》:「齗,齗齗,争訟也。」③忿嫉。《漢書•楚元王刘交傳附劉向》:「朝臣齗齗不可光禄勳,何邪?」
- 同「齦」。牙根肉。《玉篇•齒部》:「齗,齒根肉。」《字彙•齒部》:「齗,與龈同,齒根肉也。」
● 齗
yĭn 〡ㄣˇ㊀《廣韻》宜引切,上軫疑。又《集韻》擬引切。㊁《集韻》語近切,上隱疑。
- 犬爭鬥。《集韻•準韻》:「齗,犬争謂之齗。」
- 上齶。《集韻•隱韻》:「齗,口上肉。」
● 齗
- 同「齴」。笑貌。《集韻•
𤫏韻》:「齴,《博雅》:『笑也。』或作齗。」
英語 gums (of the teeth); to dispute
法語 gencives,contester,se disputer,mordre (arch.)
【漢典】
齗 國語辭典
【漢典】
【唐韻】語斤切【集韻】魚斤切,𠀤音䖐。【說文】齒本也。
又齗齗,辯爭貌。【史記·魯世家】孔子曰:甚矣,魯道之衰也。洙泗之閒,齗齗如也。【徐廣曰】魯濱洙泗之閒,其民涉渡幼者扶老者代其任。俗旣薄,長者不自安與幼者相讓,若有所爭辯,故曰齗齗如也,所以爲道衰也。
又忿疾意。【後漢·劉向傳】朝臣齗齗。
又【正韻】齗,齒根肉。
又【廣韻】宜引切【集韻】擬引切,𠀤音釿。【廣韻】犬爭貌。
又【集韻】牛閑切,音詽。齗齗,爭訟也。
又口謹切,音赾。口上肉。
又【類篇】語近切,音听。義同。
又【集韻】忍善切,音蹨。笑也。
又苦本切,音棞。齒見貌。一曰齧也。
又【集韻】【類篇】𠀤口很切,音懇。笑也。
又語蹇切,音巘。義同。別作𪘎
𪙤。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