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è

ㄌㄜˋ

部首 魚

部外 15

總筆畫 26

𩺮 𩹺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C73

左右結構

3525121444432511554554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oxs|qors

nfvid

rzzf

22394

拼音 lè

注音 ㄌㄜˋ

部首 魚 部外 15總筆劃 26

基本區 9C73筆順 35251214444325115545541234

鱳 基本解釋

● 鱳

lè ㄌㄜˋ


  1. 古代傳說的一種怪魚,形狀像鯉魚,長有鳥尾和六隻腳。
【漢典】
【亥集中】【魚】 鱳·康熙筆画:26 ·部外筆画:15

鱳 《康熙字典》

【亥集中】【魚】 鱳·康熙筆画:26 ·部外筆画:15

【唐韻】盧各切【集韻】歷各切,𠀤音洛。【說文】魚名。出樂浪潘國。【類篇】或作𩺮。

又【集韻】盧谷切,音祿。義同。

又狼狄切,音歷lì。𩹺或作鱳。

【漢典】
【卷十一】【魚】

鱳 《說文解字》

【卷十一】【魚】
《說文解字》

魚名。出樂浪潘國。从魚樂聲。盧谷切

《說文解字注》

(鱳)鱳魚也。出樂浪潘國。从魚。樂聲。盧各切。古音在二部。

【漢典】

鱳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ɤ˥˧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沃部 ;王力系统:來母 藥部 ;

韵书
【漢典】

鱳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鱳」 說文‧魚部「鱳」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𩺮
𩹺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乐(le4)
    2. 楽(le4)
    3. 㖀(le4)
    4. 韷(le4)
    5. 㔹(le4)
    6. 仂(le4)
    7. 阞(le4)
    8. 泐(le4)
    9. 叻(le4)
    10. 勒(le4)
    11. 砳(le4)
    12. 鰳(le4)
同部首
    1. 䲓
    2. 䱱
    3. 魰
    4. 鱺
    5. 鮰
    6. 鮤
    7. 鰚
    8. 䲚
    9. 鯩
    10. 䱏
    11. 䰷
    12. 䲇
同筆畫
    1. 㔶
    2. 䪌
    3. 讚
    4. 㩷
    5. 鑺
    6. 灎
    7. 龥
    8. 圞
    9. 䪍
    10. 䮾
    11. 靊
    12. 㼖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