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ú

ㄊㄨˊ

部首 馬

部外 7

總筆畫 17

𪊸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9FC

左右結構

1211254444341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cwty|cows

sfomd

cuom

78394

拼音 tú

注音 ㄊㄨˊ

部首 馬 部外 7總筆劃 17

基本區 99FC筆順 12112544443411234

駼 基本解釋

● 駼

tú ㄊㄨˊ


  1. 〔騊~〕見「騊」。
【漢典】

駼 國語辭典

駼ㄊㄨˊtú
  1. 參見「騊駼」、「騉駼」等條。

【漢典】
【亥集上】【馬】 駼·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7

駼 《康熙字典》

【亥集上】【馬】 駼·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7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都切,音徒。【玉篇】騊駼,良馬名。

又獸名。【山海經】北海有獸,狀如馬,名騊駼,色靑。【前漢·百官志】有騊駼監。

又國名。【揚雄·解嘲】今大漢,左東海,右渠搜,前番禺,後陶塗。【註】騊駼馬出北海上。陶塗,北方國名,本國出馬,因以爲名。

又【爾雅·釋畜騉駼註】騉駼,亦似馬而牛蹄。

又人名,後漢有劉騊駼。

又【宋書·符瑞志】亦作𪊸。

【漢典】
【卷十】【馬】

駼 《說文解字》

【卷十】【馬】
《說文解字》

騊駼也。从馬余聲。同都切

《說文解字注》

(駼)騊駼也。从馬。余聲。同都切。五部。

【漢典】

駼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u˧˥

客家话 [海陆腔] tu2 [梅县腔] tu2 [台湾四县腔] tu2 [客英字典] tu2粤语 tou4

近代音 透母 魚模韻 平聲陽 徒小空;中古音 定母 模韻 平聲 徒小韻 同都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模部 ;王力系统:定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駼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駼」 說文‧馬部「駼」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𪊸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㻯(tu2)
    2. 䠈(tu2)
    3. 鶟(tu2)
    4. 徒(tu2)
    5. 途(tu2)
    6. 趃(tu2)
    7. 啚(tu2)
    8. 檡(tu2)
    9. 圖(tu2)
    10. 图(tu2)
    11. 峹(tu2)
    12. 屠(tu2)
同部首
    1. 驖
    2. 駚
    3. 馬
    4. 駮
    5. 騒
    6. 䮌
    7. 騍
    8. 駽
    9. 䮪
    10. 騹
    11. 騾
    12. 駑
同筆畫
    1. 謩
    2. 翲
    3. 䈾
    4. 㘎
    5. 擣
    6. 鞞
    7. 濪
    8. 𠄉
    9. 鼣
    10. 醘
    11. 環
    12. 䠛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