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hí

ㄓˊ

部首 馬

部外 4

總筆畫 14

縶 𩡳 𩢏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9BD

上下結構

121125444425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ckhj|cokh

sfl

cuji

71506

拼音 zhí

注音 ㄓˊ

部首 馬 部外 4總筆劃 14

基本區 99BD筆順 12112544442512

馽 基本解釋

● 馽

zhí ㄓˊ


  1. 同「縶」:「連之以羈~。」
【漢典】
【亥集上】【馬】 馽·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4

馽 《康熙字典》

【亥集上】【馬】 馽·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4

【唐韻】陟立切,音執。【說文】絆馬足也。【玉篇】絆也。【韓愈·祭柳宗元文】天脫馽羈。

又【韻會】或作縶。【詩·小雅】縶之維之。【疏】在腹曰鞅,在後曰絆。絆,繫足也。縶之謂絆,維之謂繫。【正字通】說文,縶馽本一字重文,从糸執聲,作縶。今經傳皆从縶,字彙引正譌以俗作縶爲非,迂泥。

又【集韻】食律切,音術。【莊子·馬蹄篇】連之以羈馽。【陸德明·音義】馽,丁邑反,徐丁力反,絆也,李音述。

又【集韻】德合切,音答。義同。 【集韻】作𩢏。【字彙】作𩡳。𠀤非。

【漢典】
【】【】

↳縶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馽」字頭,请參考「縶」字:)
【】【】
《說文解字注》
𩡳或从糸𡙕聲。
【漢典】

馽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ʅ˧˥ 日语读音 TSUNAGU

客家话 [海陆腔] chip7 [客英字典] chip7 [陆丰腔] chip7 [台湾四县腔] tsiip7粤语 zap1

近代音 中古音 知母 緝韻 入聲 縶小韻 陟立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合部 ;王力系统:端母 緝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馽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馽」 說文‧馬部「馽」
「縶」 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縶
𩡳
𩢏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値(zhi2)
    2. 值(zhi2)
    3. 䵂(zhi2)
    4. 埴(zhi2)
    5. 膱(zhi2)
    6. 嬂(zhi2)
    7. 拓(zhi2)
    8. 瓡(zhi2)
    9. 漐(zhi2)
    10. 犆(zhi2)
    11. 直(zhi2)
    12. 妷(zhi2)
同部首
    1. 騇
    2. 駆
    3. 騢
    4. 馶
    5. 䮁
    6. 騶
    7. 馵
    8. 驐
    9. 騸
    10. 䮹
    11. 騈
    12. 駁
同筆畫
    1. 嘇
    2. 蔶
    3. 儁
    4. 㔀
    5. 䯱
    6. 䃏
    7. 䬃
    8. 㗢
    9. 幚
    10. 蓾
    11. 綣
    12. 嫤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