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ài

ㄅㄞˋ

部首 韋

部外 11

總筆畫 20

箙 㰆 鞴 𣠻 𣡖 𩋂 𩎻 𩏃 𩏄 𩏕 𩏦 𢴾 𪖞 韛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7DB

左右結構

5212511521221325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nhke|nkge

dqthb

xjml

44527

拼音 bài

注音 ㄅㄞˋ

部首 韋 部外 10總筆劃 19

基本區 97DB筆順 5212511521221325112

韛 基本解釋

● 韛

bài ㄅㄞˋ


  1. 古代用來鼓風吹火的皮囊:「敵人有伏地道內者,便下柴火,以皮~吹之。」
【漢典】

韛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韛 bài

名

(1) 古代的皮製鼓風囊。俗稱「風箱」 [bellows]

爲爐竈,使人隔牆鼓韛,蓋不欲人覘其啓閉也。——沈括《夢溪筆談》

(2) 又如:風韛,韛柺子

常用詞組


韛柺子
【漢典】
【戌集中】【韋】 韛·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0

韛 《康熙字典》

【戌集中】【韋】 韛·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0

【廣韻】【集韻】【韻會】𠀤步拜切,音憊。【玉篇】韋囊,可以吹火令熾。亦作𣠻。【廣韻】或作𣡖。【集韻】或作𩎻㰆。

又【集韻】房六切,音伏。本作箙。詳竹部箙字註。

【漢典】
【卷五】【竹】

↳箙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韛」字頭,请參考「箙」字:)
【卷五】【竹】
《說文解字》

弩矢箙也。从竹服聲。《周禮》:“仲秋獻矢箙。”房六切

《說文解字注》

(箙)弩矢箙也。司弓矢曰。中秋獻矢箙。注曰。箙、盛矢器也。以獸皮爲之。按本以竹木爲之。故字从竹。國語。檿弧萁服。韋昭曰。萁、木名。服、房也。小雅。象弭魚服。皆假服爲箙。从竹。服聲。房六切。古音在一部。周禮。仲秋獻矢箙。經文仲作中。

【漢典】

韛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Ąi˥˧ 日语读音 FUIGAU EBIRA

客家话 [海陆腔] pi6 pai6 [客英字典] pai5 [台湾四县腔] pi5 pai5潮州话 bi6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韛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箙」。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𤰈」 鐵2.4合17388「𤰈」 𤰇盤商代晚期集成10012「箙」 曾37「箙」 說文‧竹部「韛」
「𤰈」 前5.10.1合13884「𤰈」 𤰇冊戉父辛卣商代晚期集成5169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箙
㰆
鞴
𣠻
𣡖
𩋂
𩎻
𩏃
𩏄
𩏕
𩏦
𢴾
𪖞
韛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庍(bai4)
    2. 䥯(bai4)
    3. 猈(bai4)
    4. 䢙(bai4)
    5. 䒔(bai4)
    6. 薭(bai4)
    7. 㠔(bai4)
    8. 败(bai4)
    9. 拝(bai4)
    10. 粺(bai4)
    11. 拜(bai4)
    12. 呗(bai4)
同部首
    1. 韓
    2. 韔
    3. 䪚
    4. 韕
    5. 䪛
    6. 韘
    7. 韣
    8. 韤
    9. 䪖
    10. 䪒
    11. 䪑
    12. 䪘
同筆畫
    1. 䜑
    2. 覇
    3. 鵵
    4. 㦧
    5. 䕪
    6. 鰙
    7. 櫐
    8. 鵼
    9. 鶅
    10. 㜸
    11. 豶
    12. 櫤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