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áng

ㄧㄤˊ

部首 雨

部外 13

總筆畫 21

陽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737

上下結構

14524444251125111353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jjr

mbaah

fvro

10627

拼音 yáng

注音 ㄧㄤˊ

部首 雨 部外 13總筆劃 21

基本區 9737筆順 145244442511251113533

霷 基本解釋

● 霷

yáng ㄧㄤˊ


  1. 農曆十月的別稱。
【漢典】
【戌集中】【雨】 霷·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3

霷 《康熙字典》

【戌集中】【雨】 霷·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3

【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羊。【集韻】十月爲霷。通作陽。

【漢典】
【卷十四】【𨸏】

↳陽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霷」字頭,请參考「陽」字:)
【卷十四】【𨸏】
《說文解字》

高、明也。从𨸏昜聲。與章切〖注〗𨼘、𨽐、𣆄,古文。

《說文解字注》

(陽)高朙也。闇之反也。从𨸏。不言山南曰昜者,陰之解可錯見也。山南曰陽,故从𨸏。毛傳曰:山東曰朝陽,山西曰夕陽。昜聲。與章切。十部。

【漢典】

霷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ɑŋ˧˥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霷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陽」。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陽」 前5.42.5合14855「昜」 永盂西周中期集成10322「」 包2.62「陽」 說文‧阜部「陽」 睡.法57「霷」
「陽」 農卣西周中期集成5424
「陽」 虢季子白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3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陽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劷(yang2)
    2. 炀(yang2)
    3. 禓(yang2)
    4. 愓(yang2)
    5. 崵(yang2)
    6. 䁑(yang2)
    7. 䖹(yang2)
    8. 垟(yang2)
    9. 瘍(yang2)
    10. 㬕(yang2)
    11. 扬(yang2)
    12. 蛘(yang2)
同部首
    1. 霒
    2. 靅
    3. 靋
    4. 霗
    5. 霧
    6. 霽
    7. 靍
    8. 霕
    9. 雺
    10. 䨢
    11. 靆
    12. 䨧
同筆畫
    1. 㿗
    2. 觼
    3. 蠢
    4. 镾
    5. 䝒
    6. 䥤
    7. 鼚
    8. 髒
    9. 齦
    10. 鶽
    11. 癨
    12. 鷃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