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án

ㄧㄢˊ

部首 虫

部外 7

總筆畫 13

蜑 𧍢 𧎘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712

左右結構

2512143215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thp

linkm

imiy

52141

拼音 yán

注音 ㄧㄢˊ

部首 虫 部外 6總筆劃 12

基本區 8712筆順 251214321554

次 標

蜒 基本解釋

● 蜒

yán ㄧㄢˊ


  1. 〔~蚰〕即「蛞蝓」。
  2. 〔蚰~〕見「蚰」。
  3. 〔蜿~〕見「蜿」。

英語

millipede

德語 Kugel, Ackerschnecke (S)

法語 mille-pieds,ramper

【漢典】

蜒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蜒 yán

名

(形聲。從蟲,延聲。本義:蜒蚰,蟲名) 同本義,又名「蛞蝓」、「鼻涕蟲」 [slug]。蛞蝓科。形似去殼蝸牛,有兩對觸角,身體分泌粘液,爬行後常留下銀白色的條痕。是農作物的害蟲。如:蚰蜒(節肢動物,像蜈蚣而略小)

詞性變化


◎ 蜒 yán

動

(1) 蜿蜒,龍蛇爬行 [wriggle]

南有炎火千里,蝮蛇蜒只。——《楚辭》

(2) 又如:蜒蜒(龍蛇之類曲折爬行的樣子);蜒蜿(蜿蜒。龍蛇曲折爬行的樣子)

常用詞組


蜒蚰
【漢典】

蜒 國語辭典

蜒ㄧㄢˊyán
  1. 參見「蜒蚰」、「蜒蜒」等條。

【漢典】
【申集中】【虫】 蜒·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蜒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蜒·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唐韻】以然切【正韻】夷然切,𠀤音延。蚰蜒。詳蚰字註。

又蟃蜒,獸名。詳蟃字註。

又【揚子·方言】守宮謂之祝蜒。

又【楚辭·大招】蝮蛇蜒只。【註】蜿蜒而長也。互見蜿字註。

又【正韻】以淺切,音衍。蜿蜒,龍貌。

又【韻補】夷庚切。【李尤·陽德殿賦】連璧組之爛熳兮,雜虬文之蜿蜒。動坎擊而成響兮,似金石之音聲。 蜿蜒,【集韻】亦作䖤䗺。

【漢典】

蜒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Ąn˧˥ 唐代读音 dhěn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tan5 jen2 [宝安腔] jen2 [海陆腔] tan6 ren2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客英字典] jen2粤语 jin4

近代音 影母 先天韻 平聲陽 延小空;中古音 喻以母 仙韻 平聲 延小韻 以然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寒部 ;王力系统:餘母 元部 ;

吴语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蜒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蜑」。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蜑」 說文‧虫部「蜒」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蜑
𧍢
𧎘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䤷(yan2)
    2. 䢥(yan2)
    3. 顏(yan2)
    4. 䶫(yan2)
    5. 綖(yan2)
    6. 㿕(yan2)
    7. 訁(yan2)
    8. 埏(yan2)
    9. 䱲(yan2)
    10. 沿(yan2)
    11. 巗(yan2)
    12. 䀋(yan2)
同部首
    1. 蜈
    2. 蟭
    3. 䗸
    4. 䖤
    5. 蠋
    6. 蟻
    7. 蜷
    8. 蟱
    9. 蠃
    10. 蝩
    11. 蛨
    12. 䗺
同筆畫
    1. 谡
    2. 罦
    3. 㴓
    4. 㑶
    5. 㷅
    6. 循
    7. 棋
    8. 欼
    9. 腉
    10. 猰
    11. 䨿
    12. 媈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