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 詳細解釋
辞 國語辭典
-
「辭 」的異體字。
【漢典】
【正韻】詳兹切,音詞。俗辭字。《佩觿集》曰:辭亂从舌,其蕪累有如此者,然循用旣久,今亦不廢。
【正字通】俗辭字。【佩觿集】辭、亂从舌,其蕪累有如此者。乱。
(辭)〔古文〕𤔧【唐韻】似兹切【集韻】詳兹切,
𠀤音詞。辭說也。【易·乾卦】修辭立其誠。【書·畢命】辭尚體要。
又【說文】訟辭也。【周禮·秋官·小司𡨥】以五聲聽其獄訟,一曰辭聽。【書·呂
𠛬】明淸于單辭,罔不中聽獄之兩辭。【疏】單辭謂一人獨言也,兩辭謂兩人競理也。
又與辤同。【正韻】卻不受也。【書·大禹謨】稽首固辭。【中庸】爵祿可辭也。
又謝也。【前漢·韓王信傳】溫顏遜辭。
又別去也。【楚辭·九歌】入不言兮出不辭。
【漢典】
小學古詩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初中古詩詞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宋·司马光 《孙权劝学》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魏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