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軹
- 車轂外端貫穿車軸的細孔。《周禮•考工記•輪人》:「五分其毂之長,去一以為賢,去三以為軹。」
- 車箱兩側嵌擋板的框架。《周禮,考工記•輿人》:「參分較圍,去一以為軹圍。」
- 車軸末端。《周禮•考工記•序官》:「六尺有六寸之輪,軹崇三尺有三寸也。」
- 車。明魏大中《福建按察使穎停陳公行狀》:「去句之日,車軹不得發。」
- 通「枳」。歧。《字彙•車部》:「軹,歧也。」
- 通「枝」。《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皆操長㦸交軹。」
- 同「只」。語氣詞。《莊子•大宗師》:「而奚來為軹。」
- 古地名。戰國魏邑,漢置縣。故地在今河南省濟源市東南。也作「枳」。《史記•游俠列傳》:「郭解,軹人也。」
英語 end of axle; divergent
【漢典】
軹 詳細解釋
軹 國語辭典
名
-
貫穿車輪中心圓木的小孔。《說文解字·車部》:「軹,車輪小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五分其轂之長,去一以為賢,去三以為軹。」
-
車軸的末端。《周禮·冬官考工記·序官》:「六尺有六寸之輪,軹崇三尺有三寸也。」《新唐書·卷一六·禮樂志六》:「祭兩軹及軌前,乃飲。」
-
古代車箱兩旁橫直交錯的木頭。《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參分較圍,去一以為軹圍。」漢·鄭玄·注:「軹,輢之植者、衡者也。」
形
-
分歧的、歧出的。參見「軹首蛇 」條。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