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iāo

ㄑㄧㄠ

部首 走

部外 12

總筆畫 19

蹺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DAC

左下包圍結構

1212134121121121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hfq

goggu

bobg

44801

拼音 qiāo

注音 ㄑㄧㄠ

部首 走 部外 12總筆劃 19

基本區 8DAC筆順 1212134121121121135

趬 基本解釋

● 趬

qiāo ㄑㄧㄠˉ


  1. 舉步輕捷。
  2. 轉行。
  3. 舉足。
  4. 向上翹起。
【漢典】

趬 國語辭典

趬ㄑㄧㄠqiāo
形
  1. 走路輕快的樣子。《說文解字·走部》:「趬,行輕貌。」《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傳》:「或輕訬趬悍,廋疏嶁領。」

動
  1. 高起、向上翹起。《西遊記·第三三回》:「說了誓,將身一縱,把尾子趬了一趬。」

【漢典】
【酉集中】【走】 趬·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趬 《康熙字典》

【酉集中】【走】 趬·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廣韻】去遙切【集韻】丘祅切,𠀤音蹺。【說文】行輕貌。一曰趬,舉足也。【玉篇】起也,高也。

又【廣韻】【集韻】𠀤丘召切,音譑。

又【集韻】牽幺切,音鄡。

又苦弔切,音竅。義𠀤同。

【漢典】
【卷二】【走】

趬 《說文解字》

【卷二】【走】
《說文解字》

行輕皃。一曰趬,舉足也。从走堯聲。牽遙切

《說文解字注》

(趬)行輕皃。今俗語輕趬。當用此字。从走。堯聲。牽遙切。二部。一曰趬、舉足也。今俗語謂舉足正如此。按趬趞雙聲字。疑篆當先趬後趞。趬下曰。趬趞行輕皃。一曰趬舉足也。从走堯聲。趞下云。趬趞也。从走昔聲。今本葢淺人所亂。

【漢典】

趬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ɑu˥ 日语读音 MIGARUI

粤语 hiu1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宵韻 平聲 蹻小韻 去遥切 三等 開口;溪母 笑韻 去聲 趬小韻 丘召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豪部 ;王力系统:溪母 宵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趬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趬」 說文‧走部「趬」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蹺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橾(qiao1)
    2. 礉(qiao1)
    3. 蹻(qiao1)
    4. 硗(qiao1)
    5. 磝(qiao1)
    6. 悄(qiao1)
    7. 郻(qiao1)
    8. 頝(qiao1)
    9. 繰(qiao1)
    10. 繑(qiao1)
    11. 燆(qiao1)
    12. 跷(qiao1)
同部首
    1. 趭
    2. 䟇
    3. 趉
    4. 䞦
    5. 䞜
    6. 䞡
    7. 䞮
    8. 䟄
    9. 赿
    10. 䞟
    11. 趑
    12. 趲
同筆畫
    1. 瀳
    2. 𠑆
    3. 鏫
    4. 闚
    5. 㦩
    6. 䵨
    7. 𠖦
    8. 礣
    9. 䥉
    10. 璷
    11. 艶
    12. 鵪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