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xuàn

ㄒㄩㄢˋ

部首 貝

部外 16

總筆畫 23

𧹂 𧸾 𧷠 𧹁 𧹆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D19

上下結構

2153153521531535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hamm|hwhm

xynbu

ihil

21806

拼音 xuàn

注音 ㄒㄩㄢˋ

部首 貝 部外 16總筆劃 23

基本區 8D19筆順 21531535215315352511134

贙 基本解釋

● 贙

xuàn ㄒㄩㄢˋ


  1. 分別。
  2. 古書上說的一種似狗的野獸。
【漢典】
【酉集中】【貝】 贙·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6

贙 《康熙字典》

【酉集中】【貝】 贙·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6

【廣韻】黃練切【集韻】熒絹切,𠀤音縣。【說文】分別也。从虤對爭貝。【左思·魏都賦】蒹葭贙,雚蒻森。【註】贙,分別也。

又【爾雅·釋獸】贙,有力。【註】出西海大秦國有養者,似狗,多力,獷惡。

又【廣韻】一曰對爭也。倒一虎者,非也。○按《正字通》誤音吟。《說文》音語巾切者,乃䖜字,非贙字也。

【漢典】
【卷五】【虤】

贙 《說文解字》

【卷五】【虤】
《說文解字》

分別也。从虤對爭貝。讀若迴。胡畎切文三

《說文解字注》

(贙)分別也。魏都賦。蒹葭贙。謂蒹葭茂密若爭地而生也。釋獸之贙、獸名也。从虤對爭貝。爭則分別矣。讀若回。古音在十五部。今音胡畎切。

【漢典】

贙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uan˥˧

近代音 中古音 匣母 銑韻 上聲 泫小韻 胡畎切 四等 合口;匣母 霰韻 去聲 縣小韻 黃(練)〔絢〕切 四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先部 ;王力系统:匣母 真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贙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贙」 王乍贙母鬲春秋早期集成611「贙」 說文‧虤部「贙」
金文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𧹂
𧸾
𧷠
𧹁
𧹆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㹡(xuan4)
    2. 眩(xuan4)
    3. 䍗(xuan4)
    4. 䝮(xuan4)
    5. 㯀(xuan4)
    6. 㧦(xuan4)
    7. 䧟(xuan4)
    8. 䀏(xuan4)
    9. 昡(xuan4)
    10. 鏇(xuan4)
    11. 㳙(xuan4)
    12. 楦(xuan4)
同部首
    1. 贜
    2. 貴
    3. 賯
    4. 賆
    5. 贈
    6. 賂
    7. 賤
    8. 贁
    9. 賟
    10. 賬
    11. 賓
    12. 䝷
同筆畫
    1. 䶟
    2. 麟
    3. 㽯
    4. 囏
    5. 籤
    6. 灜
    7. 讐
    8. 魗
    9. 䴅
    10. 㰜
    11. 癯
    12. 㿙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